-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高级中学2011-2012届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必修)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必修)
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
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本部分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关于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区域都以自然的山脉和河流为界
B.区域是人为划分的,因而区域之间的差异不大
C.区域之间都有明确的界线
D.区域内部的某些特征相对一致
读甲、乙两地区间经济要素流动示意图,完成2~3题。
2.图示反映了区域的( )
①整体性特征 ②差异性特征 ③开放性特征 ④稳定性特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有关甲、乙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甲可能位于我国西部地区 ②甲可能位于我国东部地区 ③图中物质、信息流动有利于缩小甲、乙地区的发展差距 ④图中物质、信息流动会加大甲、乙地区间贫富差距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4.有关区域发展转型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区域原先具有的集聚效应减弱,区域经济呈现衰败、萎缩状态
B.区域发展面临失业率升高、人口增多等严重的社会问题
C.经济增长加快,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强
D.人地关系已趋缓和
5.我国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
A.地形和气候 B.水文和土壤 C.植被和土壤 D.气候和土壤
6.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热量条件的差异 B.水分条件的差异
C.垂直高度的差异 D.非地带性差异
7.右图所示为“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分布简图(按区域分布方位)。读图判断( )
A.甲区比乙区纬度高,故热量较乙区少
B.乙区比甲区纬度低,故太阳光照比甲区强
C.乙区与丙区南部距海远近不同,故以400 mm年等降水量线为两区分界线
D.甲区比丙区北部降水少,故以400 mm年等降水量线与北部为界
8.参展上海世博会的我国各省市馆基本反映了当地的自然与人文特色。有展示鼓楼、、银饰等民族元素的:有展示蒙古包云、马鞍等文化元素的:有以冰雪为主线布局馆的这些展馆所属省区依次是( )
A.贵州、古、黑龙江 B.贵州、藏、新疆
C.山西、内蒙古、黑龙江 .山西、西藏、新疆11.在左图阶段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
①草原退化 ②水土流失 ③酸雨危害 ④全球变暖
A.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2.产生于右图所示阶段的人地关系思想有 ( )
①天命决定一切 ②自然主宰人类 ③人定胜天 ④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3.某商场销售的下列产品,有可能获得环境标志的是
A.B. C.D..为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循环经济即是其中的一条重要措施。读“某地循环经济示意图”,完成~题。
.下列对图中循环经济的理解,错误的是( )
A.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唯一途径
B.发展循环经济可以实现废弃物再利用,使资源得以充分利用
C.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既能促进经济发展,又能降低环境污染
D.在农业中推行循环经济有利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并增加就业机会
.我国下列省区中,最适宜推广图中循环经济模式的是( )
A.青海省 B.四川省C.广东省 D.河南省
. 图例所示的某环境问题是(??? )
21. 治理该环境问题的根本措施是(??? )
读我国某地自然景观图,回答22~24题。
22.该自然景观的形成原因主要是
A.流水的堆积作用 B.风力的侵蚀作用
C.流水的侵蚀作用 D.地壳的垂直运动
23.该地区水土流失的危害主要表现为
A.耕地土层变薄,质量下降,农作物单产降低 B.使地表变得支离破碎
C.使土壤质地变得疏松 D.加剧了暴雨发生的次数
24.下列土地利用措施中不利于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的是 ( )
A.扩大林、草种植面积 B.改善天然草场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江苏省赣榆县厉庄高级中学2011-2012届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
- 2014年银行从业资格《个人贷款》考前突破试卷(第3部分).doc
- 江苏省赣榆县厉庄高级中学2011-2012届高一下学期第一次学情检测英语试题.doc
- 江苏省赣榆县厉庄高级中学2011-2012届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doc
- 江苏省赣榆县厉庄高级中学2012-2013届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选修).doc
- 2014年银行从业资格考试《风险管理》真题(第3部分).doc
- 2014年银行从业资格《个人贷款》模拟试卷(第2部分).doc
- 2014年造价员试题第8章.docx
- 2014年长春市中考综合学习评价与检测语文试题和答案.doc
- 2014年陕西《中学教育心理学》多选模拟题和答案.doc
最近下载
- YS∕T 714-2020 铝合金建筑型材有机聚合物喷涂工艺技术规范.pdf
- 第十三章+电能和电功率(复习课件)物理北师大版2024九年级全一册.pptx VIP
- 《放射性勘探》课件.ppt VIP
- 《有色金属矿山排土场设计标准+GB+50421-2018》详细解读.pdf
- 九年级物理上册综合能力测试题.pdf VIP
- 腐蚀数据与选材手册-校对版.xls VIP
- 2025年国家开放大学《行政领导学》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docx VIP
- 初二下册物理力学练习题.doc VIP
- 全球海上遇险安全系统和搜救雷达应答器性能要求.pdf VIP
- GB∕T 2421-2020 环境试验 概述和指南(可复制版).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