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合成方法研究进展.doc
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合成方法研究进展
王昶昊 施云海* 王以元
(华东理工大学 化学工程研究所,上海 200237)
摘要:本文对高压自由基聚合法和插入聚合法合成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以引领国内进行该产品的合成与研究。
关键词: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自由基聚合,插入聚合,高压反应
引言
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是系列化高分子聚合物[1],国外可供的主要产品有:乙烯-丙烯酸共聚物(EAA,ethylene acrylic acid copolymer)、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EMAC,ethylene-methyl acrylate copolymer)、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EEA,ethylene-ethyl acrylate copolymer)、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EBA,ethylene n-butyl acrylate copolymer)、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EMMA,ethylene-methyl 2-methacrylate copolymer)等等,由于这类物质的特殊性能,而广泛应用于包装、粉末涂层、粘合剂、热熔胶、密封材料、水性溶剂等领域。
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的一般结构如图1和图2 所示。
图1、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含支链较多) 图2、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含支链较少)
其中图1的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中含有的支链较多,图2要比图1的结构规整一些。通常,在超高压下聚合制备的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的支链数相对地要多一些。从图1和图2可看出,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由于主链的饱和结构和较低的α-H含量,拥有远优于同类丙烯酸酯共聚物耐臭氧老化,耐紫外线老化的能力,更适合于用作低表面张力材料,如塑料薄膜之间的粘结和复合,塑料管材之间的粘结,防水管材的搭缝粘结。然而制造反应过程涉及高压与超高压,国内迄今没有工厂生产,所有产品均依赖进口解决。
1.合成方法概述
1.1 搅拌釜式反应器中的共聚反应
以搅拌反应釜作为共聚反应器,在溶剂介质中进行乙烯和丙烯酸(酯)的聚合反应,通常可以大幅度地降低反应压力,以下列举了一些实例来说明[2]。
1.1.1乙烯-丙烯酸共聚物的合成方法
在 4.55L带磁力搅拌的高压釜中加入1600g纯水、300g叔丁醇和30g丙烯酸溶液。对反应釜进行脱气后,用压力0.68MPa的乙烯置换洗脱两次。接着用乙烯充至压力为6.2MPa,于搅拌下将料液加热至80℃时;然???泵入5g/100mL水的过硫酸钾溶液。再将压力调至20.4MPa下,1h后另外再加入1.25g /25gH2O的过硫酸钾溶液,继续聚合反应约6h。随着乙烯的消耗,需补充乙烯以稳定反应压力。 同时反应过程中需不时地取样并分析釜中的固含量。当总的固含量达到20%时,冷却高压釜结束反应,排空产物。产物为白色流体,含少量分散性颗粒的聚合物乳液。在该乳液中加入水、10%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钠,于强力搅拌下,再加入盐酸,升温至50℃后,冷却至室温,过滤得到凝结物。滤饼再用水打浆过滤,滤饼(共聚物)在空气流下进行干燥即得到EAA。
1.1.2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的合成方法
在4.55L带磁力搅拌的高压釜中加入1600g纯水、300g叔丁醇和30g甲基丙烯酸溶液。对反应釜进行脱气、用乙烯置换、升至反应温度、加入过硫酸钾(加入方法如1.1.1所述)。将压力调至20.4MPa,1h后加入1.25g/25gH2O的过硫酸钾溶液;再过1h后重新再加入一次。乙烯的加入和取样方法也如同1.1.1所述。6h后结束反应,取出产物。产物为固含量18%的白色乳液。按1.1.1所述的方法进行纯化处理,得到的聚合物密度为0.9457g/mL,熔点为88~95℃在135℃下能部分溶于四氢化萘中。
1.1.3 乙烯-顺丁烯二酸共聚物的合成方法
30g顺丁烯二酸溶于1600蒸馏水中,加入300g叔丁醇。该溶液加入4.55L带磁力搅拌的高压釜中。对釜进行密闭、脱气、用乙烯置换、升至反应温度、催化剂的加入和压力的调整方法如同1.1.1所述。1.5h后,加入1.2g/23.8mL水的过硫酸钾溶液,然后在6h中依次重复加入2.25g/23.8mL水、5.25g/23.8mL水后结束反应。7.5h后将温度升至100℃。在8h时,另外再加入1.2g/23.8mL的过硫酸钾溶液。该反应在9.5h后结束。该产物为总固含量11.4%的白色乳液。从该乳液中分离得到的聚合物可在98℃~106℃下融化。
1.1.4 连续釜式反应器合成乙烯-丙烯酸共聚物
丙烯酸(25g)、过硫酸钾(22g)和磷酸三钾(42g)与脱离子水(9.5L)组成的溶液以855mL/h泵入4.55L带磁力搅拌的高压釜中。与此同时,15g/500mL水的过硫酸钾溶液也以44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