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与企业上市前的融资战略之一(共193页)幻灯片.ppt

资本市场与企业上市前的融资战略之一(共193页)幻灯片.ppt

  1. 1、本文档共10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内容纲要 一、从宏观看中、美两国经济   ●为何中国经济在高速增长中却出现通缩?                 (1998-2001)   ●为何中国经济高涨时,失业率也高? 二、新经济时代的美国竞争力(2000年) (九十年代新经济为何发生在美国?) ;三、当前中国经济特点 ●中国经济正面临增长方式的转变 ●中国内地为何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有限? ●转型过程中的经济三高与民生三低 ●消费与投资为主的经济体有何不同? ●短期内中国为何难以成为消费大国? ●为何中国第三产业不发达? (第三产业不发达造成就业压力) ●中国目前几个不平衡的问题 ●中国金融改革目标 ; 四、资本市场与企业融资 (一)美国两大证券市场 (二)世界二板市场 (三)企业发展的融资考虑 (1)买壳上市、借壳上市 (2)风险投资 (3)资本市场IPO融资 (4)私募融资(产业基金) (5)融资或上市前应考虑事项 (6)债券融资(可转债) ;一、从宏观看中、美两国经济 ●宏观经济研究的四大目标: (1) 充分就业 失业率  (2) 物价稳定  通胀  (3) 经济增长(自行车哲学)  (4) 国际收支平衡   1958年代经济学家菲利浦将1860-1957英国分析得出结论:当经济增长时,通胀通常也高。  但通胀↑时,则失业率↓(两者呈反向关系) (总量平衡:失业率与通胀间平衡关系) (宏观调控的目标);●战后菲利浦曲线曾两次失灵(在美国)   70年代滞胀时期(不好的失灵)   90年代新经济时期(好的失灵) 美1996-1999年 经济增长4.1%(原2.25-2.5%)    失业率4.7% (原5.5-6%)    通胀率2.3% √战后繁荣之父—凯恩斯 《就业、利率与货币通论》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Bretton Woods System,1971年) √凯恩斯主义的终结 √牙买加体制建立(浮动汇率机制的形成1976.1) ;●“菲利浦曲线” 失业率↓ 通胀 ↑ (反向关系) 经济增长↑ ●二战后,美国曾两次使“菲利浦曲线”失灵 70’ (滞胀) 90’ (一高二低) 失业率 ↑ 失业率 ↓ 通胀 ↑ 通胀 ↓ 经济停止增长 经济高增长 ↑ (同向关系);●70’美国,与现在美国惊人相似 60’:战后繁荣之父— 凯恩斯 《就业、利率与货币通论》 凯恩斯主义: 政府干预 需求管理 布雷顿森林体系 (Ⅰ、Ⅱ战为争夺市场资源) 为维持一长期繁荣,市场最大程度开放 越南战争(零和游戏) U2飞机 美国给台湾每年1亿美元外汇(1950—1965) 台湾被日本统治50年(1895—1945);70’ “菲利浦曲线”失灵 (长期吃兴奋剂药,副作用) 1970年 美出现贸易赤字 1971年 美出现财政赤字 1971.8.15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1973.10 第一次石油危机 ($3.11→$11.65) (美财长访问沙特(1974年初)(石油交易用美元)) 1978.12 第二次石油危机 (1980 $41) (滞胀) 1979年 14% 6% 1.5% 1980年 15% 10% ——;●中国也曾出现过“菲利浦曲线失灵”现象 (1)为何1998—2001年间中国经济在高速 增长中却出现通货紧缩? (凯恩斯主义也曾“作客”中国) (2)为何中国经济高涨时,失业率也高? (1997亚洲金融风暴—中国契机) (东盟的转变:美国围堵破局) ●区域化经济是21世纪经济发展趋势 (全球化、本土化) (10+1,珍珠);●为何中国失业率高? ①技术进

文档评论(0)

xuefei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