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变换--陈创义教授.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几何变换--陈创义教授.doc

PAGE  PAGE 6 幾何變換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數學系 陳創義編 在平面上的保距變換(即任意兩點經變換後的距離與原先的距離相同,則此變換稱為保距變換),皆可化成“平移”或“旋轉”或“鏡射”或“滑動鏡射”四種形式。 平移T EQ \O(,a) (A) = B ?  EQ \O(,AB) =  EQ \O(,a) . 旋轉R(O,?)(A) = B ? (1)若A = O,則B = O; (2) 若A ? O,則 EQ \O(?,OB) =  EQ \O(?,OA)且AOB = ?. 鏡射R(?)(A) = B ? (1)若A??,則B = A; 若A??,則?為AB的中垂線. 滑動鏡射T EQ \O(,a) 。R(?) 其中 EQ \O(,a) // ?. 平移、旋轉為同向保角;鏡射、滑動鏡射為反向保角。 (1)不為恆等變換的平移沒有不動點。 不為恆等變換的旋轉的不動點為旋轉中心。 鏡射的不動點為鏡射軸上的點。 滑動鏡射沒有不動點。 ?ABC與?DEF全等,則恰有一個保距變換f,使得D = f(A),E = f(B),F = f(C). 例1 已知A為平面上兩半徑不等的圓O1和圓O2的一個交點,外公切線P1P2的切點為P1、P2,另一外公切線的切點為Q1、Q2,M1、M2分別是P1Q1、P2Q2的中點。証明?O1AO2 = ?M1AM2 。 証明 如圖右,延長公共弦AB,交P1P2於T點。由圓冪定理得出 TP12 = TA?TB = TP22, 所以T是P1P2的中點。 由對稱性(整個圖形關於O1O2對稱),M1、M2都在連心線O1O2上,並且P1Q1、AB、P2Q2都與O1O2垂直。 因T是P1P2的中點,所以AB平分M1M2,以AB為對稱軸,將?A O2M2翻轉得到? AO3M1,這時 例2 在已知正方形ABCD內,作等邊三角形ABK、CDM、BCL、DAN。証明:四條線段KL、LM、MN、NK的中點及八條線段AK、BK、BL、CL、CM、DM、DN、AN的中點是一個正十二邊形的12個頂點。 証明 設正方形的中心是O,當A繞O點旋轉到B、C、D、A時,K旋轉到L、M、N、K,所以四邊形KLMN是正方形,其中心為O,並且DM ? AN。 設DM與AN交於點P2,則由於DM是正?DAN的高,所以P2是AN的中點。同理,BL與CM的交點P3是BL的中點。 明顯地,直線OA是整個圖形的對稱軸,OA與LM的交點是LM的中點,故只要証明 P1P2 = P2P3,?P1P2P3 = 150?。 就可以了。 直線DM、BL關於OA對稱,它們的交點Q在軸OA上。在直角三角形QMP3中, ?QMP3 = 60?,?MQP3 = 30?。 同樣直線OM也是整個圖形的對稱軸,P2、P3關於OM對稱,所以 MP2 = MP3 = P2P3 = 1/2?MQ, 而在直角三角形QMP1中,斜邊中線 P1P2 = 1/2?QM。 故 P1P2 = P2P3 以及 ?P1P2P3 = ?P1P2Q + 120? = 2?P1MP2 + 120? = ?P1MN - ?P2MP3 + 120? = 30? + 120? = 150?。# 例3 AC、CE是正六邊形ABCDE的兩條對角線,點M、N分別內分AC、CE,使AM:AC = CN:CE = r。如果B、M、N三點共線,試求r 。 証明 如圖,連接BD、ND。 將?MBC繞O點逆時針旋轉120?,則會與?NDE重合,即BM與DN的夾角為120?,故?BND = 120?。 將正?ACE平移至?BCD的位置,(易知圓心O移到了點C),則B、C、D、N四點共圓,且C為此圓的圓心,因此 CN = CB 於是,得出 r = CN:CE = CB:CE = 。# 例4 在任意?ABC的三邊上向外作?BPC、?CQA、?ARB,使得 ?PBC = ?CAQ = 45?,?BCP = ?QCA = 30?,?ABR = ?BAR = 15?。 証明 (1) ?QRP = 90?;(2) QR = RP。 証明 將B繞R旋轉90?至D,(希望証明?RBP ? ?RDQ,即P繞R旋轉90?變為Q。) 顯然,?ARD = ?ARB - 90? = (180? - 2?15?) - 90?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