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煤矿生产基础知识;主要内容:
一、煤层埋藏特征
二、地质构造对安全生产的影响
三、岩溶塌陷
四、岩浆侵入体
五、煤矿主要地质图概述
;一、煤层埋藏特征
主要指煤层厚度、倾角、层数、层间距及顶底板岩性等,其中厚度和倾角是确定开采方法最主要的因素。不同煤层的形态、结构、厚度差别很大。
1.煤层的结构
指煤层中有无夹石层。不含夹石或夹石很少的煤层称为简单结构;否则称复杂结构。夹石层称夹矸。
2.煤层的顶、底板
指煤系中位于煤层上下一定范围内的岩层,按沉积次序,先于煤的是底板,反之为顶板。在正常情况下,顶板在上,底板在下。
;煤层顶底板一般由砂岩、粉砂岩、泥岩、页岩、黏土岩或石灰岩等组成。不同岩性和厚度的岩层,在回采过程中破裂、冒落的情况也不一样。根据顶板岩层变化和垮落的难易程度,将顶板分为伪顶、直接顶和基本顶。底板分为直接底和基本底。
(1)顶板
伪顶。在煤层之上、极易垮落的薄岩层。其厚度一般在0.5 m以下,常由碳质页岩、泥质页岩等组成。随落煤而垮落。
直接顶。位于伪顶或煤层(无伪顶时)之上,一般由一层或几层厚度不定的泥岩、页岩、粉砂岩等组成,能够随回柱放顶而垮落。
基本顶。位于直接顶之上(有时也位于煤层之上)厚而坚硬的岩层。常由砂岩、石灰岩、砂砾岩等组成。能维持很大的悬露面积。
多数煤层同时具有伪顶、直接顶和基本顶,但有的煤层没有伪顶;也有的煤层没有伪顶和直接顶。;(2)底板
直接底。指直接位于煤层之下厚度较小(约0.2~0.4 m)的岩层。常由泥岩、页岩、黏土岩等组成。直接底为黏土岩时,遇水、风容易膨胀发生底鼓,支架容易插底,在倾角大的工作面由于底板容易滑落,往往引起工作面支架倾倒而发生冒顶。
基本底。位于直接底之下,一般由砂岩或石灰岩等坚固的岩层所组成。有的煤层下面没有直接底,紧贴着基本底。
3.煤层的产状
指其在地壳中的产出状态,包括储存状态和所在空间的位置。产状要素包括煤层的走向、倾向和倾角。
(1)走向 (2)倾向
(3)倾角。根据采煤技术的特点,煤层按倾角大小不同,分为四类:近水平煤层,倾角小于8°;缓倾斜煤层,倾角8°~25°;倾斜煤层,倾角 25°~ 45°;急倾斜煤层,倾角大于45°。;
二、地质构造对安全生产的影响
地质构造是影响安全生产的多种地质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
(一)单斜构造
岩(煤)层向一个方向倾斜的形态称为单斜构造。这一般局限在一定范围内,在较大的区域内,单斜往往是某种构造形态的一部分,是褶曲一翼或断层一盘。
对开采影响最大的是倾角。
(二)褶皱构造
由于地壳升降或水平挤压运动,岩层被挤成弯曲但保持连续性和完整性的构造。褶皱中的每个弯曲称褶曲。向上凸起称背斜,向下凹陷称向斜。;褶曲对煤矿安全生产的影响:
(1)增大开采难度。
(2)给顶板管理带来困难。褶曲轴部裂隙发育,岩层较为破碎,很容易发生冒顶事故。大型向斜轴部,地压大,必须加强支护。
(3)容易引起瓦斯事故。褶曲轴部破碎,是瓦斯涌出的良好通道和赋存的重要场所。有瓦斯突出的矿井,向斜轴部是瓦斯突出的危险区。原因:顶板压力大,瓦斯压力大。
(4)易发生水灾事故。褶曲轴部的裂隙是水贮存的良好场所和涌出的良好通道,当采掘接近时,管理不好便易发生水灾事故。
;(三)断裂构造
岩层失去连续性和完整性的构造形态称断裂构造。分为裂隙(或节理)和断层。断层有正断层和逆断层。按规模分大型断层(落差大于50 m)、中型断层(20-50 m)和小型断层(小于20m)。
断层对煤矿安全生产的影响:
(1)断层破坏严重的地段,影响煤层划分和巷道布置。
(2)断层破坏严重的地段,使工作面布置不规则,不仅仅会造成巷道掘进率增高及无效进尺,而且会留下安全隐患。
(3)采煤工作面若出现断层,会给支护工作和顶板管理带来困难,若管理不善还会造成冒顶事故。
(4)断层是地下水的贮存场所和导水的良好通道,容易引起断层透水事故。
(5)在高瓦斯含量煤层中,断层破碎带可能聚集瓦斯,当工作面通过时,容易发生瓦斯事故。;三、岩溶塌陷
是石灰岩、白云岩等可溶性岩石在地下水的溶蚀作用下产生塌陷的现象。分为陷落柱和淤泥带两种。
1.陷落柱及其特征
是局部地层中的岩溶塌陷现象。特征:整体形态是一个上小下大的圆锥体,水平切面上多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则百余米,小则十余米;其高度一般有限,有的可波及到地表;陷落柱内的岩石碎块,棱角显著、形状不规则、排列紊乱、大小混杂,胶结差,多未成岩;与围岩的接触面多呈不规则的锯齿状,界限明显,接触处的围岩产状基本正常,一般无牵引现象。;2.淤泥带及其特征
也是一种岩溶塌陷现象,当石灰岩层受到构造力的作用后,产生许多构造裂隙,随着地下水对裂隙侵蚀的加深、加宽,最终导致岩石的塌陷和水流携带地表泥土一齐填入这种大型裂缝形成地下淤泥带。主要特征:大型的淤泥带地表多呈低洼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八年级物理机械效率答题.pptx
-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语文教材.doc
- 煤矿地质学技术总结.ppt
- 广东省深圳市17所名校2016届九年级下学期联考数学教材.doc
- 集成电路的教材.doc
- 广东省深圳市2015年中考语文及教材.doc
- 八年级物理饶全安简单机械第十一节功、功率、机械效率的综合计算(上)--名师微课堂(自制)答题.pptx
- 广东省深圳市北环中学2014-2015学年七年级政治上学期期中联考教材.doc
- 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广雅学校2014-2015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考试教材.doc
- 广东省院五所AutoCAD自动成图定制内容说明书教材.doc
- 湖北荆州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数学试题+答案.pdf
- 日语试卷+答案【浙江卷】浙江省强基联盟2025届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5.7-5.9).pdf
- 初中全科目《期中模拟卷》人八英期中(含答案或解析).pdf
- 地坪技术标准及管控要求培训考试题及答案.docx
- 2025年运营管理制度培训试卷含答案.docx
- 四年级德育测试卷.docx
- 非车核保单选试卷含答案.docx
- 2025年绍兴市药械检查员业务素质能力提升暨药品流通继续教育试卷含答案.docx
- 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护理实习2024年第四季度院级理论考试题及答案.docx
- 中医执业2023模拟卷-600题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