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天水市一中2012—2013学年2011级第一学段第一次考试试题
历 史(理科)
第I卷选择题
(本卷共4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项正确答案、2分,共80分)
1.北方一些地区曾流行“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的俗语,它从本质上反映了( )
A.农民习惯于简朴安逸的生活 B.农业在社会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 D.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力落后
2.“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礼记·曲礼》中这段反映的是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哪种形态( )
A.工场手工业 B.家庭手工业
C.官营手工业 D.民营手工业
3.孙立群在《怎样走好人生路》中谈到:“在一个重农抑商的社会,商人社会地位低下,经商只富不贵,从政才能既富又贵。”下列言论中均体现重农抑商思想的是( )
①“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②“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
③“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④“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4.如果你穿越时光隧道,回到距今1150年前的唐朝旅游,你可能( )
①看到农民正在用曲辕犁耕田
②看到街道两边店铺林立,商品琳琅满目
③买到长沙铜官窑烧制的粉彩瓷器
A.①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5.史载,道光时(1820—1850年)“湖丝出洋,其始运至广东,其继运至上海”。它反映了( )
A.鸦片战争后,湖丝方出口海外
B.道光年间,湖丝先从广东后自上海出口
C.因“海禁”政策,湖丝只能从广东、上海出口
D.道光年间,湖丝仅在上海出口
6.政府一面让出洋幼童学习西方语言、文化、科技等知识,一面要求幼童学习汉语和四书五经、国朝例律、圣谕广训,向他们灌输三纲五常等中国传统道德观念。这表明政府主张( )
A.西学中源 B.中体西用 C.君民共主 D.道德救国
7. 右图是淄博某商店的一幅宣传画,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幅宣传画最有可能出现在下列哪个时期? ( )
A.甲午战争期间
B.一战期间
C.国民革命期间
D.抗日战争期间
8.钱理群《天地玄黄》记载某民国杂志刊登了一则“小品”: “法币满地,深可没胫,行人往来践踏,绝无俯身拾之者,谓之‘路不拾遗’,谁曰不宜!”小品所反映的“路不拾遗”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
A.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9. 从图中信息看,新中国建立后,旨在变革土地所有制性质的措施是
10. 1956年全国高考作文题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考生可能选择的素材有( )
①“革命委员会”的广泛建立 ②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④“一五”计划的实行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②④
11.右图是1913年章太炎在报纸上刊登的征婚广告,该材料反映出
这一时期( )
A.受社会各种因素的制约,依旧带有浓厚的保守思想
B.征婚成为当时社会主要的求偶方式,社会习俗发生重大变化
C.婚姻礼俗开始删繁就简,仿效西方的新式婚礼
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婚姻自主成为一种时尚
12.下表所列的各种文化现象中,哪一组最具有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特征( )
组号流行语流行服饰文娱形式阅读A最可爱的人列宁装扭秧歌苏联小说B时间就是金钱唐装看电视剧古典文学C破四旧军装学唱样板戏毛选D上网中山装跳交谊舞时装杂志13.1881年12月《花图新报》载:“中国之设电线(电报线)也,始于同治十二年,由上海达吴淞,长三十余里,接连海底电线。……至中国自设之电线,则于同治十三年,由福州城内通至制造局,长三十六里。其经费出自中国,操持仍属西国。后因台湾有事,力筹防御,电线公司请于闽督……光绪七年,将造电之物料,运至台湾。自台湾府城直达大高(地名),约百里,皆电报局学生经办,无西人襄助。”从上述史料中,可得出的正确历史信息有( )
①有线电报进入近代中国最早是在上海
②中国最初架设电报线时主要依赖外国
③中国自主创办的有线电报最早出现在台湾
④台湾架设电报线最早是出于军事目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