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12-2013届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科历史试题.docVIP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12-2013届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科历史试题.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天水市一中2012—2013学年2011级第一学段第一次考试试题 历 史(理科) 第I卷选择题 (本卷共4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项正确答案、2分,共80分) 1.北方一些地区曾流行“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的俗语,它从本质上反映了( ) A.农民习惯于简朴安逸的生活 B.农业在社会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 D.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力落后 2.“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礼记·曲礼》中这段反映的是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哪种形态( ) A.工场手工业 B.家庭手工业 C.官营手工业 D.民营手工业 3.孙立群在《怎样走好人生路》中谈到:“在一个重农抑商的社会,商人社会地位低下,经商只富不贵,从政才能既富又贵。”下列言论中均体现重农抑商思想的是( ) ①“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②“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 ③“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④“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4.如果你穿越时光隧道,回到距今1150年前的唐朝旅游,你可能( ) ①看到农民正在用曲辕犁耕田 ②看到街道两边店铺林立,商品琳琅满目 ③买到长沙铜官窑烧制的粉彩瓷器 A.①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5.史载,道光时(1820—1850年)“湖丝出洋,其始运至广东,其继运至上海”。它反映了( ) A.鸦片战争后,湖丝方出口海外 B.道光年间,湖丝先从广东后自上海出口 C.因“海禁”政策,湖丝只能从广东、上海出口 D.道光年间,湖丝仅在上海出口 6.政府一面让出洋幼童学习西方语言、文化、科技等知识,一面要求幼童学习汉语和四书五经、国朝例律、圣谕广训,向他们灌输三纲五常等中国传统道德观念。这表明政府主张( ) A.西学中源 B.中体西用 C.君民共主 D.道德救国 7. 右图是淄博某商店的一幅宣传画,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幅宣传画最有可能出现在下列哪个时期? ( ) A.甲午战争期间 B.一战期间 C.国民革命期间 D.抗日战争期间 8.钱理群《天地玄黄》记载某民国杂志刊登了一则“小品”: “法币满地,深可没胫,行人往来践踏,绝无俯身拾之者,谓之‘路不拾遗’,谁曰不宜!”小品所反映的“路不拾遗”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 A.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9. 从图中信息看,新中国建立后,旨在变革土地所有制性质的措施是 10. 1956年全国高考作文题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考生可能选择的素材有( ) ①“革命委员会”的广泛建立 ②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④“一五”计划的实行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②④ 11.右图是1913年章太炎在报纸上刊登的征婚广告,该材料反映出 这一时期( ) A.受社会各种因素的制约,依旧带有浓厚的保守思想 B.征婚成为当时社会主要的求偶方式,社会习俗发生重大变化 C.婚姻礼俗开始删繁就简,仿效西方的新式婚礼 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婚姻自主成为一种时尚 12.下表所列的各种文化现象中,哪一组最具有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特征( ) 组号流行语流行服饰文娱形式阅读A最可爱的人列宁装扭秧歌苏联小说B时间就是金钱唐装看电视剧古典文学C破四旧军装学唱样板戏毛选D上网中山装跳交谊舞时装杂志13.1881年12月《花图新报》载:“中国之设电线(电报线)也,始于同治十二年,由上海达吴淞,长三十余里,接连海底电线。……至中国自设之电线,则于同治十三年,由福州城内通至制造局,长三十六里。其经费出自中国,操持仍属西国。后因台湾有事,力筹防御,电线公司请于闽督……光绪七年,将造电之物料,运至台湾。自台湾府城直达大高(地名),约百里,皆电报局学生经办,无西人襄助。”从上述史料中,可得出的正确历史信息有( ) ①有线电报进入近代中国最早是在上海 ②中国最初架设电报线时主要依赖外国 ③中国自主创办的有线电报最早出现在台湾 ④台湾架设电报线最早是出于军事目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