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1.1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中华疆域大部属于温带,亚热带区域也不小,最南部和最北部的小片区域又分别深入热带和亚寒带。
占有如此完备的气候带,提供了农业经济多样发展的地理基础。;1.1.1在自然地理环境方面,地形、地貌及气候的基本特征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1)气候
中国气候有三个特点:
(1)气候类型多种多样
(2)季风气候明显
(3)大陆气候强;中国气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2)地形、地貌;1.1.2 在人文地理环境方面,疆域、政区、民族和人口的基本特征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2)商朝
其疆域与夏朝相似。商代对中国文化最大的贡献是使用文字。
;3)周朝
其统治范围包括今黄河、长江流域和东北、华东大部。周朝在中国文化上最大贡献是灿烂的青铜文化。;4)春秋战国
此时的疆域基本上和周朝接近。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空前繁荣,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文化大交锋“百家争鸣”的现象。;5)秦朝
它的疆域东到大海,西到今甘肃、四川、至今云南、广西、北到长城一带。秦朝在文化方面取得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兵马俑”和“阿房宫”成为历史的见证。;6)汉朝
其疆域东南至海,西北到巴尔喀什湖、葱岭。西南至云南、广西、越南的中部,北至大漠,东北达到了朝鲜半岛北部。
;7)唐朝
唐朝全盛时,疆域东到大海,南到南海诸岛,西到巴尔客什湖,东北抵达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一带。唐大帝国的文化十分繁荣,主要成就是艺术。;8)元帝国
北达西伯利亚,南到南海,西南至西藏、云南,西北至今新疆境内,东北达鄂霍次克海。元代的科技和文学比较发达。元杂剧是文学史上首次出现的宏篇巨著。;9)清代
疆域北接西伯利亚,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南到南海诸岛,西到葱岭,东北到外兴安岭、库页岛,拥有一千多万公里的土地。 ; 总的来看,在中国历史上,西汉、唐代、元代、清代(包括民国)几个朝代的疆域都超过了中国当今的“雄鸡式”疆域。;政区;6)元朝:确立了行省制度。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
7)明:全国设十三个“承宣布政使司”(简称省,现行的省由此开始)。省下设府或直隶州)、县(或散州)。
8)清代地方行政机构分省、府、县三级。
9)近代,辛亥革命前后废除了府一级、州、所都改为县,又重划了道区,所以成了省、道、县三级制。国民党政府废除了道,实行省、县二级制。
10)现代: ;1.2.2 民族、人口;2)人口
中国人口有两大特点:
一是分布不均衡
二是人口迁移频繁;1.2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4)水资源不足
(5)大气污染严重
(6)土地面积减少
(7)垃圾废物成灾
(8)资源再减少
(9)农用药害严重
(10)人口膨胀;2)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形成和延续的影响
(1)古代的石器、陶器、青铜器、铁器,实际上许多都是农业生产工具。就是漆器、礼器也是与农业生产工具紧密相关的。
(2)再以大家都熟悉的货币为例。
布币、刀币的形状都是农业工具的形状。
(3)中国的历法、年节也都是与农历(阴历)紧密相关的。
(4)此外,中国古代的各门艺术、中国古代的饮食文化、服饰文化、中国古代的科技、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中国古代的婚丧风俗、古代的节日等等都与农业生产、农业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 中国地域纵深广大、回旋天地辽阔,为中华文化中心的转移提供了充足的空间条件。
中华文化的滋生地拥有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两个气候、土壤等地理格局颇有差异的大区段。长江流域可以为农耕文明提供退守、复兴的基地。至于岭南的珠江流域、闽南滨海地带、云贵高原、台湾、海南岛,更增添了这一回旋区间的丰富性和辽阔性。
中华文化绵延不断,没有出现埃及、巴比伦等古文明国那样的中绝现象,与这种地理形势大有关系。
为中华文化中心的多次转移提供了充足的空间回旋条件。;3)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4)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
首先,我们应当承认我国的地势是比较封闭的。
其次,自然地理环境并非决定开放与否的唯一标准条件。 ;与其它文明中心距离较远,且有重重关山阻隔的地理特征,导致中华文化发生、发展的相对独立性。
这种文化发展的独立性在历史上发挥过双重功能:
功能1:使中华文化比较完整地保留民族传统,获得前后递进、陈陈相因的延续性。
功能2:使中国人逐渐染上自我中心主义痼疾。;分析“世界中心”意识,这种“世界中心”意识大约包含两层意蕴:
其一,自认占据世界主体,并处于地理上的中心。由于古代华夏族及后来的汉族多建都于中原地区,处于“四夷”之中,故自称“中国”,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