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老子身世考.ppt
老子身世考 學術界對於老子身世的考證 《史記.老莊申韓列傳》 記載 老子者,楚苦縣厲鄉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伯陽,諡曰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孔子適周,將問禮於老子,……老子修道德,其學以自隱無名為務;居周久之,見周之衰,迺遂去。至關,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彊為我著書。」於是,老子迺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莫知其所終。 或曰,老萊子亦楚人也;著書十五篇,言道家之用,與孔子同時云。蓋老子百有六十餘歲,或言二百餘歲。…… 《禮記.曾子問》記載 曾出現「孔子曰:昔者吾從老聃助葬於巷黨。」、「孔子曰:吾聞諸老聃曰。」 《莊子》記載 《莊子》一書亦曾言孔子問禮於老聃。 結論之一 合上述之言,其實司馬公本人亦不清楚老子身世,故有老子為老萊子之紀錄,且說老子在世160餘歲,或200餘歲,可見老子生卒年月皆不清楚,如何斷言此周守藏室之史便是著道德經之老子? 結論之二 孔子或許真有問禮於老聃一事,然所問之老聃是否為著道德經之老聃,則不無可疑。且老莊思想之大盛,應是孟子之後的事,由楊朱首倡,老莊續後。老莊之出,更勝於楊朱,故至莊子年代,已不聞楊朱,只見老聃了。可見寫道德經之老子絕不早於孔子,可能也晚於孟子,故孔子所問之人絕非道家之老聃,而是另有其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