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章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
(Atomic Emission Spectroscopy,AES)
10.1 概述
10.2 基本原理
10.3 AES 仪器
10.4 定性和半定量分析方法
10.5 定量分析方法
10.6 AES的特点和应用
;;10.2 基本原理
原子发射光谱的产生
1、过程:
1)光源提供能量(电或热、光) 试样蒸发基态原子
2)外层电子(outer electron) (低能态E1 高能态E2)
3)外层电子(低能态E1 高能态E2)
4)发出特征频率(?)的光子:
?E = E2-E1 = h? =hc/?
;2、几个概念
激发电位(Excited potential):由低能态跃迁到高能态所需要的能量,以eV表示。每条谱线对应一激发电位。
原子线:原子外层电子的跃迁所发射的谱线,以I表示,
如Na(I)
共振线(Resonance line):以基态(Ground state)为跃迁低 能级(第一激发态)的光谱。激发电位最小—最易激发—谱线最强。
电离电位(Ionization potential):原子受激后得到足够能量而失去电子—电离;所需的能量称为电离电位;
离子线:离子的外层电子跃迁所发射的谱线,以II,III,IV等表示。
;3、 AES 定性原理
量子力学基本理论告诉我们:
1)原子或离子可处于不连续的能量状态,该状态可以光谱项来描述;
2)当处于基态的气态原子或离子吸收了一定的外界能量时,其核外电
子就从一种能量状态(基态)跃迁至另一能量状态(激发态);
3)处于激发态的原子或离子很不稳定,经约10-8秒便跃迁返回到基态,
并将激发所吸收的能量以一定的电磁波辐射出来;
4)将这些电磁波按一定波长顺序排列即为原子光谱(线状光谱);
5)由于原子或离子的能级很多并且不同元素的结构是不同的,因此对
特定元素的原子或离子可产生一系不同波长的特征光谱,通过识别
待测元素的特征谱线存在与否进行定性分析—定性原理。 ;10.3 AES仪器
AES仪器由激发光源、光谱仪(或光源、单色系统、检测系统三部分)组成。;一 、AES光源
光源——对试样的蒸发和激发提供所需的能量。
使??极之间气体电离方法:紫外线照射、电子轰击、电子或离子对中性原子碰撞以及金属灼热时发射电子。
气体电离后,还需在电极之间加电压,维持放电。
击穿:电极间电压增,电流随着增,当电压到达一定值,电流增大到差不多只受外电路中电阻的限制,即电极间电阻突然变得很小,这种现象称为击穿,此时电压,称为击穿电压(100kPa空气,1mm间隙,需要3300V)。
击穿后,即使无外界电离作用,仍然继续电离,使放电持续,称为自持放电,如电光源(电弧,电火花);光源;直流电弧:接触引燃,二次电子发射放电 ;直流电弧特点:
优点:样品蒸发能力强(阳极斑)---进入电弧的待测物多---绝对灵敏度高---适于定性分析及低含量杂质的测定,以及部分矿物、岩石等难熔样品及稀土难熔元素定量;
缺点:
1)电弧不稳----分析重现性差;
2)弧层厚,自吸严重;
3)安全性差;
4)电极头温度比较高
因此不宜用于定量分析及低熔点元素测定;交流电弧:高频高压引燃、低压放电。 ;低压交流电弧特点:
1)蒸发温度比直流电弧略低;电弧温度比直流电弧略高;
2)电弧稳定,重现性好,适于大多数元素的定量分析;
3)放电温度较高,激发能力较强;
4)电极温度相对较低,样品蒸发能力比直流电弧差,因
而对难熔盐分析的灵敏度略差于直流电弧。 ;高压火花:高频高压引燃并放电。;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
组成:ICP 高频发生器+ 炬管
+ 样品引入系统
炬管包括:
外管—冷却气,沿切线引入
中管—辅助气,点燃 ICP (点燃
后切断)
内管—载气,样品引入(使用
Ar 是因为性质稳定、不
与试样作用、光谱简单)
依具体设计,三管中所通入的Ar 总流量为 5-20 L/min。石英管最大内径为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