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2016岳麓版)讲解.ppt

10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2016岳麓版)讲解.ppt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10 课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人物简介 ;一、第一次选择,大变局下的“科技救国” ;1、根据图一和图二勾勒出温子绍祖辈们的传统经济结构是什么?指出其突出特点。 自然经济 特点: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2、据图三、图四分析鸦片战争后,假如当时温子绍是一位手工业者或农民,会使他的生活发生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请分析。 变化: 破产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材料二 欧美各国在倾销商品的同时,还从中国掠夺原料和农产品,大批丝、茶从上海、广东和福州等通商口岸运出。 1844年,茶叶的出口量达到53万担,超过鸦片战争前的最高出口量13万担,此后出口量持续上升。丝、茶等农产品的大量出口,减少了中国农业经济中的自给成分。 ;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通商口岸的开放使得欧美各国得以从中国掠夺大量原料和农产品……中国逐渐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材料二 在工业文明的冲击下,小农经济开始解体,大批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不得不到工厂做工…… 材料三 沪地百货阗集,中外贸易,惟凭通事一言,顷刻之间,千金赤手可致。 ——王韬《瀛瑌杂志》; 【解体的原因】 1、外国商品的冲击 2、西方列强的经济掠夺 【解体的表现】 1、耕织分离 2、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 3、农产品进一步商品化 【解体的影响】 1、中国逐渐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 2、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3、社会结构出现了变化,买办阶层兴起;工业革命;留洋归国后,温子绍于1874年接受两广总督瑞麟邀请,被任命为广州机器局总办,开始督办洋务,这是温子绍的第二次选择。 ;材料三:;材料四:;洋务运动概况; 1885年,继任总督张之洞以计算不精、多耗物料之罪将温子绍革职。后经会审,并无贪污侵吞。;进步性:引进西方技术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员;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局限性:只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而不变革封建制度,不可能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三、第三次选择,实业救国下造福乡梓 ;; 当局苛捐杂税多如牛毛,如桑花捐、茧头捐、茧厘等, 制成一担生丝需纳税17元,每担丝运至广州所纳捐税已达53元。近代,粤丝贸易实为外商保持,出口贸易被洋商把持,市况如何,粤丝商毫无所知,洋行可以随意规定价格。 -----摘自《广东近代蚕丝业的兴衰及原因》 ;3)集中于东南沿海; ; 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曾经写过一部著作《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而近代的中国在经济结构方面也经历了“新陈代谢”。;鸦片战争前;【课堂小结】;·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