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知识可视化的理论与方法-知识工程研究中心
知识可视化的理论与方法
赵国庆 黄荣怀 陆志坚
北京师范大学知识工程研究中心,北京 100875
摘要:知识可视化是在科学计算可视化、数据可视化和信息可视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研
究领域,是指应用视觉表征手段,促进群体知识的传播和创新(Eppler, M.J. Burkard, R.A.,
2004)。本文首先介绍知识可视化的由来,分析知识可视化与数据可视化、信息可视化的联
系与区别;紧接着论述知识可视化的理论基础——双重编码理论,并从知识制品的角度分析
知识可视化的本质;然后分析知识可视化与教育技术、知识工程之间的关系;最后介绍知识
可视化的研究框架和几种已有的知识可视化方法,并分析知识可视化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知识可视化 数据可视化 信息可视化 知识制品
一、 知识可视化的由来
人类 80%以上的信息是通过视觉获得的,常言道:“百闻不如一见”、“一图胜过千言”
就是这个意思。可视化技术是指将抽象的事物或过程变成图形图像的表示方法。“可视化”
一词,来源于英文的“visualization”,原意是“可看得见的、清楚的呈现” ,也可译为“图
示化”,如计算机编程的可视化界面(VB、VC等)。
“可视化”作为专业术语出现始于 1987年 2月,当时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简称 NSF)召开的一个专题研讨会,给出了科学计算可视化的定义、
覆盖的领域以及近期、长期发展的方向。这标志着科学计算可视化作为一个学科在国际范围
内已经成熟(潘云鹤,2001)。
按照潘云鹤(2001)的观点,科学计算可视化(Visualization in Scientific Computing)
的基本含义是运用计算机图形学或者一般图形学的原理和方法,将科学与工程计算等产生的
大规模数据转换为图形、图像,以直观的形式表示出来。数据可视化(Data Visualization)
概念首先来自科学计算可视化,科学家们不仅需要通过图形图像来分析由计算机算出的数
据,而且需要了解在计算过程中数据的变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据可视化概念已大
大扩展,它不仅包括科学计算数据的可视化,而且包括工程数据和测量数据的可视化。现代
的数据可视化技术指的是运用计算机图形学和图像处理技术,将数据换为图形或图像在屏幕
上显示出来,并进行交互处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它涉及到计算机图形学、图像处理、计
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视觉及人机交互技术等多个领域。
一般说来,科学计算可视化是指空间数据场的可视化,而信息可视化(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则是指非空间数据的可视化(黄志澄,1999)。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推进和网络
应用的日益广泛,信息源越来越庞大。除了需要对海量数据进行存储、传输、检索及分类等
以外,更迫切需要了解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发展趋势。实际上,在激增的数据背后,隐藏
着许多重要的信息,人们希望能够对其进行更高层次的分析,以便更好地利用这些数据。
Card et al. (1999) 将信息可视化定义为:“使用计算机支持的、交互性的视觉表示法,对抽
象数据进行表示,以增强认知。”
Eppler, M.J. Burkard, R.A.(2004)认为:知识可视化(Knowledge Visualization)是在科
学计算可视化、数据可视化、信息可视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研究领域,应用视觉表征手
段,促进群体知识的传播和创新。一般来讲,知识可视化领域研究的是视觉表征在提高两个
或两个以上人之间的知识传播和创新中的作用。这样一来,知识可视化指的是所有可以用来
建构和传达复杂知识的图解手段。除了传达事实信息之外,知识可视化的目标在于传输见解
(insights)、经验(experiences)、态度(attitudes)、价值观(Values)、期望(expectations)、
观点(perspectives)、意见(opinions)和预测(predictions)等,并以这种方式帮助他人正
确地重构、记忆和应用这些知识。
知识可视化与信息可视化有着本质差别,Eppler, M.J. Burkard, R.A.(2004)认为:信
息可视化的目标在于从大量的抽象数据中发现一些新的见解,或者简单地使存储的数据更容
易被访问;而知识可视化则是通过提供更丰富的表达他们所知道内容的方式,以提高人们之
间的知识传播和创新。
这里从可视化对象、可视化目的、可视化方式和交互类型四个方面对数据可视化、信息
可视化与知识可视化进行比较,如下表表示:
数据可视化 信息可视化 知识可视化
可视化对象 空间数据 非空间数据 人类的知识
可视化目的
将抽象数据以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习题5.4函数的Taylor公式及其应用.pdf
- 主编李瑛编辑苏良张艺涵美编杨宇校对蒋新龙.pdf
- 也要综艺节目导.pdf
- 交互多媒体环境下的《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教学设计.pdf
- 产品名称炼钢用脱硫石灰石粉价格.pdf
- 亦步亦趋亚洲经济体的同步性不断增强;iMFDirect博客;2014年5月5日;Romain.pdf
- 代数思维能力.pdf
- 九江有色金属冶炼有限公司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pdf
- 企业涉税疑问百问百答.pdf
- 从博硕士论文看流行音乐传播的研究.pdf
- 2025-2026年度国内抗酸药及治疗消化性溃疡和胃肠胀气用药市场发展规划及投资前景咨询报告.doc
- 2025-2026年度第一学期园务计划.doc
- 2025-2026年度第一学期学校工作计划.docx
- 2025-2026年度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市场深度分析及产业链投资价值研究咨询报告.doc
-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世界史 第03讲 走向整体的世界(原卷版).docx
-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世界现代史单元检测(学生版).docx
-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世界史 第03讲 走向整体的世界(解析版).docx
- 中考数学总复习第七模块图形的变化练习题整理.docx
- 《幼儿园管理条例》专业解读课件.pptx
-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二单元综合素质达标测试题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