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 JGJ/T104-2011;前 言 ;一、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
;5、取消了钢筋负温冷拉,增加了钢筋电渣压力焊冬期施工规定;
6、修订了混凝土负温受冻临界强度的规定;按施工养护方法做规定
7、修订了综合蓄热法判别式;水泥标准改变
;8、“屋面保温及防水工程”一章改名为“保温及屋面防水工程”,增加外墙外保温工程冬期施工的内容。
9、“装饰工程”改名为“建筑装饰装修工程”,并取消了饰面工程的冬期施工内容;
10、修订了原附录A“土壤保温防冻计算”;;11、修订原附录B“混凝土热工计算”公式;补充泵管输送、砼浇筑自身散热
12、取消了原附录C“掺防冻剂混凝土在负温下各龄期混凝土强度增长规律”;
13、修订原附录D“用成熟度法计算混凝土早期强度”。
;二、冬季施工期限划分的原则
; 当日最低气温:5℃-6 ℃= -1 ℃;20年短期统计???大多数最低气温是0℃~-2℃
当未进入冬期施工前,突遇寒流侵袭气温骤降至0 ℃以下时应按冬期施工方案对工程采取应急防护措施。
;三、冬季施工适用范围
;四、术语
;综合蓄热法
掺早强剂或早强型复合外加剂的混凝土浇筑后,利用原材料加热及水泥水化放热,并采取适当保温措施延缓混凝土冷却,在混凝土温度降到0℃以前达到受冻临界强度的施工方法。
;负温养护法
在混凝土中掺入防冻剂,使其在负温条件下能够不断硬化,在混凝土温度降到防冻剂规定温度前达到受冻临界强度的施工方法。
成熟度
混凝土在养护期间养护温度和养护时间的乘积。;五、混凝土工程
;当室外最低气温不低于-15℃时,采用综合蓄热法、负温养护法施工的混凝土受冻临界强度不应小于4.0 MPa;当室外最低气温不低于-30℃时,采用负温养护法施工的混凝土受冻临界强度不应小于5.0MPa。
对强度等级≥C50的混凝土,不宜小于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的30%, 不宜:经试验数据统计混凝土受冻临界强度4.0 MPa能达到要求,可采用4.0 MPa。
;
对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宜小于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的50%。
对有抗冻耐久性要求的混凝土,不宜小于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的70%。;当采用暖棚法施工的混凝土中掺有早强剂时,可按综合蓄热法受冻临界强度取值。
当施工需要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时,应按提高后的强度等级确定受冻临界强度取值。
混凝土最小水泥用量不宜低于280kg/m3,水胶比不应大于0.55。
;模板外和混凝土表面的保温层,不应采用潮湿状态的材料,也不应将保温材料直接铺盖在潮湿的混凝土表面,新浇筑的混凝土表面应铺一层塑料薄膜。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浇筑混凝土前应对型钢进行预热,预热温度宜大于混凝土入模温度,预热方法可采用电加热法相关规定进行。;2、蓄热法与综合蓄热法
当室外最低温度不低于-15℃时,地面以下的工程,或表面系数M不大于5m-1的结构,宜采用蓄热法养护。对结构易受冻的部位,应加强保温措施。 结构表面系数:M=F/V;当室外最低温度不低于-15℃时,对于表面系数为5m-1~15m-1的结构,宜采用综合蓄热法养护,围护层散热系数宜控制在50-200kJ/(m3·h·K)之间。
散热系数:L=K·M
L——散热系数,L=K?M( W/m3·h·K);
K——保温层总传热系数( W/m2·h·K);
M——结构表面系数( 1/m);
原综合蓄热法判别式取消(水泥标准变更,公式已不适用)
当表面系数M>15m-1时,采用负温养护法。;3、入模温度要求
规程中只对混凝土起始养护温度做了规定。
6.2.10 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温度:不应低于2 ℃;
6.7.2 负温养护法:不应低于5 ℃;
规程中对其它养护方法没有做出规定,也按不应低于5 ℃ 。(规程漏掉了)
;入模温度
为了保证混凝土起始养护温度不低于5 ℃,依据热工计算,入模温度主要考虑模板和钢筋吸热影响、混凝土浇筑过程散热等因素,确定入模温度为不低于10 ℃
根据现场测温数据统计:当环境-5 ℃时,热交换统计 型钢降温3.7 ℃、钢筋降温2.5 ℃;4、施工期间测温要求
施工期间测温项目
; 采用预拌混凝土时,原材料、搅拌、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检查应有混凝土生产企业进行,应将记录资料提供给施工单位。
;养护期间温度测量次数
1 采用蓄热法或综合蓄热法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