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美学俄苏文论的后现代与新人文主义面相.pdfVIP

差异美学俄苏文论的后现代与新人文主义面相.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差异美学俄苏文论的后现代与新人文主义面相.pdf

第 38 卷第 2 期 Vo1. 38 No.2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2011 年 3 月 Mar.2011 差异美学:俄苏文论的后现代与新人文主义面相 李薇 (中山大学中文系,广东广州 510275) 摘 要:俄苏文论代表洛特曼与巴赫金基于现代性同一思维范式的批判立场,从木的主体中心困局切入,以对话哲 理为理论基石,主张多重独立思想差异共存。内在理路是将对话置于广阔的文化视野和历史根基.摧毁传统形而 上学实体本体论,还原人的现实存在;同时以存在的他者性,释放同一逻辑下单向度的人,构建人的多元存在;继 而彰显异质要素同时发生,打破非此即彼的形式逻辑和合主客的思辨逻辑统摄下思维与存在的同一幻象.重塑人 的差异存在。此类差异美学范式,更新人文主义,在现代性与后现代交错格局中,既接轨西方解构思潮,颠覆同一, 激活差异,又力避不事建构、-味颠覆的极性思维,在当前后现代进入全面反思期,提供了具有未来面向的致思路 径。 关键词:差异美学 g洛特曼:巴赫金$后现代 3人文主义 中圄分类号 :101 文献标i只码 :A 文章编号 :1000-2359(2011)02-0188自04 在当前现代性与后现代性视域融合的言说框架下,我们 应该如何合理地扬弃笛卡儿、康德人本主义之我,以洛特 曼和巳赫金为代表的俄苏文论提出的差异美学命题似乎给 我们提供了思路。 差异美学基于对同一逻辑为内核的同一美学的批判,意 在清理传统形而上学,摒弃普遍主义,解构绝对间一,重建思 维秩序,以差异逻辑完成对自由人文主义同一逻辑的桂魅。 它以艺术文本的结构功能、秩序规则为契机,实现从 lai) 一位 逻辑范式到差异性对话范式的根本转换,以此解决个体感性 生命归依的重大问题。 F各特曼主张异类要素同时发生L山9l , 巳赫金提倡多种卢音平等对话,均直而人的主体中心困局, 以对话哲理为依托,维护主体的自主饨,尊重他者的差异 性,呼吁多~独立思想多元并宅、差异共存。 遵循差异美学的内在逻辑线索,包含二三重写意 s 首先,还 原人的现实存在,将时空体或符号域霄,于更为广袤的文化视 野和更为根本的历史始基,颠覆逻辑认知!模式下人的存在样 态,厘清源流,以活生生的社会现实为生存根慕。其次,构建 人的多元存在。预i设存在必然面 l?J他者,两个及以上的独 立主体栩瓦依存,彼此联系,摧毁实体本体论一统万物的独 基金项目:同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05BZW01 1) 收稿日期 :2010-11-20 188 ? 白格局,释放|司一逻辑下人性的多样性。最后,重塑人的差 异存在。人与人的对话交往,多元价值同时发生,对立矛盾 差异共存。不事统一,不求和解.社会性不能抹杀个体性,普 遍性不能替代偶然性,击碎非此即彼的形式逻辑租合主客的 思辨逻辑统摄下思维与存在的|司一幻象。 -、理论根基:人的现实存在 同一哲学由占希腊柏拉阁肇始的理式、亚哩上多德形式 逻辑,历经中世纪唯名论与唯实论,近代康德的先验逻辑,达 至黑格尔的概念逻辑为巅峰。从本体论维度讲,同一性体现 为顶定某种词语、中心、基本原则为本原,将某种超验性、普 遍性、-般性的概念化实体作为判定事物根据。在认识论层 面.它则表现为脱离具体现象,以非语境、非时空的逻辑推演 思维与存在、知识与实在、概念与对象的同一。同一哲学的 整体主义价值观.以牺牲个性、清洗差异为前提,具有专制独 断气质。逻格斯代替人的存在,大一统淹没鲜活的牛活现 象。人的本质依附于世界结构,人的主体存在和主体意识, 埋藏于结构的想体性和日的论。如同福柯所言 g人将被抹 去,如同大沟边沙地上的一张脸 J[2]506反抗同一性,重拾真 实人的存在,成为 20 世纪各路学派一致的学术指向. 差异美学对同一性的破解,建基于生存论为根基的对话 哲学,它以康德式人本主义立场为起点,借鉴马克思唯物主 义辩证法,揭示生活决定意识.它旨在具体时空中人的行 动,拆除具有中心指涉性的整体性和同一结构,将人的存在 置换于活生生的社会生活,以偶然的、多变的社会现实为生 存根基.在具街逻辑可能性的时空体中,克服同一性认同危 机,为人的存在寻觅安身立命之所。 洛特曼借助游戏意象推演人的现实存在,较之逻辑模 式的系统观,偶然的、个别的、具体的生活事实并不参与任 何系统[1J85 .游戏植根于现实,更为注重偶然性、异质性、事 件性和不确定性,如戏剧表演的现场质感,文本意义由单义 变为多义。由此展开的人并非逻辑或概念产物,而是在具体 历史文化背景中行动式的存在。洛特曼强调文本与外文本、 系统与外系统以及系统内部所有成分皆传达意义.成为意义 范畴. 按照恩格斯的分析,从柏拉图的至善、亚里士多德的 不动的推动者、中世纪上帝、莱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