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 第5课 杜甫诗三首同步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VIP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 第5课 杜甫诗三首同步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 第5课 杜甫诗三首同步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

第05课时 杜甫诗三首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玉露凋伤枫树林 凋伤:使草木凋落衰败 B.一去紫台连朔漠 朔漠:北方的沙漠 C.画图省识春风面 省:察看 D.万里悲秋常作客 作客:客居他乡 2.与《咏怀古迹五首》(其三)中“环珮空归月夜魂”意境相同的一项是(  ) ①昭君不惯胡沙远 ②但暗忆江南江北 ③想珮环月夜归来 ④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见识高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3.对下列诗句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首联着重描写王昭君的故乡的自然环境,感叹人逝村存,点出题意。 B.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这句的大意是说,王昭君一别汉宫而去了和大漠相连的紫台,最后只留下青冢一座沉寂在黄昏中。“一去”二字,是怨的开始,颔联紧接人逝村存之意,竭力渲染王昭君生前及死后的凄凉。 C.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 颈联一方面揭示汉元帝的昏庸,一方面写昭君不忘故土,魂魄夜归。 D.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尾联的琵琶乐曲将昭君的怨恨传之千载,从侧面加强了对汉元帝的批判,收束全诗。 4.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但许多人绝非如此,他们根本不制定任何人生计划,以达到有意义的目标,而是朝三暮四,变化不止。 B.只要各国、各地区同舟共济,携手合作,克服困难,亚太地区必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C.某些管理机构缺乏“大数据思维”,以邻为壑,不与相关机构共享信息资源,公共数据中心的建设将有助于改变这种状况。 D.坏人固然要防备,但坏人毕竟是少数,人不能因噎废食,不能为了防备极少数坏人连朋友也拒之门外。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1999~2011年间,我国造林6643.36万公顷,人工林面积位居世界第一,但是土地沙漠化、植被覆盖率和森林病虫害等依然十分严重,令人担忧。 B.最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节能环保、经济实惠的新能源汽车逐渐进入老百姓的生活。 C.失眠是指因睡眠时间不足、质量不佳对身体产生损害而出现的不舒服的感觉,应对失眠需要了解相关的睡眠卫生知识,进行自我调护。 D.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和商品房价格的持续上涨,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6.请结合杜甫《登高》一诗的意境,对“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两句诗进行扩写。要求:使用描写的方式,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200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阅读 (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7~8题。 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7.颈联中的“丛菊”能否改为“残菊”?为什么? 答: 8.本诗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在抒情方法的运用上有什么特点? 答: (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9~10题。 咏怀古迹(其三) 杜 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9.“群山”“万壑”这样的意象与“明妃”有什么联系? 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