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秘 书 学 文秘与办公自动化专业 上编 秘书学原理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秘书与领导 第三章 秘书机构 第四章 秘书职能 第五章 秘书职能环境 第六章 秘书基本素养 下编 秘书实务 第七章 调查研究 第八章 会务工作 第九章 信访工作 第十章 督查工作 第十一章 事务管理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秘书 一、秘书的含义 二、我国秘书和秘书机构的历史沿革 三、现代秘书的类别: 1、按服务对象和经济来源的不同,分公务秘书和私人秘书 2、按业务范围的宽窄,分通用秘书和专业秘书 3、按秘书辅助对象不同,分集体秘书和个人秘书 4、按秘书投入精力情况,分专职秘书和兼职秘书 四、现代秘书的层级 第二节 秘书工作 一、秘书工作的含义 二、秘书的特点 1、政治性 2、综合性 3、辅助性 4、被动性 5、事务性 6、机密性 三、秘书工作的作用 1、枢纽作用 2、参谋助手作用 3、耳目作用 4、协调作用 5、门面作用 四、秘书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五、新时期秘书工作的改革方向 第三节 秘书学 一、秘书学的研究对象 二、秘书学的学科性质 三、秘书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一)秘书学与哲学的关系 (二)秘书学与政治学的关系 (三)秘书学与行政学的关系 (四)秘书学与管理学的关系 (五)秘书学与信息学的关系 (六)秘书学与写作学的关系 四、秘书学的研究方法 (一)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三)学科比较的方法 (四)事实积累的方法 (五)经验分析的方法 (六)案例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秘书与领导 顾全大局??维护领导威信 一天, 某市工业局秘书科的张科长正在办公室批阅文件,这时,本单位一位以爱上访告状闻名的退休干部谭某走了进来,说要找局长。张科长先热情地招呼他坐下,然后敲开了局长办公室的门,请示局长如何处置。局长此时正忙于局里的业务,不想见谭某,非常干脆地对张科长说了一句:“告诉他我不在。”就又低头忙他的去了。张科长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对谭某说:“领导不在办公室,你先回去,有什么事我可以代你转告。”既然这样,谭某也无话可说,悻悻地离开了秘书科。 约过了一个多小时,张科长起身去档案室,来到走廊,想不到却看见局长与谭某在卫生间门口握手寒暄并听到谭某说:“刚才张科长说你不在办公室!”“哪里,我一直在啊!”局长毫不迟疑地回答。张科长顿感浑身一阵冰凉。 原来,谭某离开秘书科以后,并未回家,而是极不甘心地在办公室的走廊内来回走动,刚巧碰上局长上卫生间,急忙抢上前去打招呼,这才有了刚才那一幕。事后,谭某逢人就散布张科长不地道,品质太差,欺下瞒上,没有资格当秘书科长。张科长有口难辩。刚开始感到很委屈,后来一想,当领导的这样做也是出于无奈,当秘书的应注意维护领导的形象,否则将给工作造成不良影响。所以,他从不对人解释此事,听到议论,也一笑置之。 第一节 为领导服务是秘书和秘书工作的立足点 一、领导的涵义 二、领导的作用 三、领导活动的三要素:领导者、被领导者、作用对象 四、领导的决策职能1、决策 2、秘书在决策过程中的作用 3、秘书在领导活动过程中的位置 五、秘书与领导的关系 1、从法定的职权角度看 2、从法律的角度看 第二节 秘书与领导班子 一、领导班子与领导体制 二、秘书为领导班子服务的基本要求 三、秘书为领导班子服务应遵循的原则 (一)遵守领导班子组织法规的原则。 (二)遵守职权划分、单向请示原则。 (三)恪守对所有领导成员“一视同仁”的原则。 (四)坚持有利于领导班子成员团结的原则。 第三节 秘书与领导者 一、秘书与领导者的关系 二、处理秘书与领导者关系的原则 (一)思想体系一致的原则。 (二)相互理解信任的原则。 (三)知识互补的原则。 (四)相互适应的原则。 三、正确处理与领导者的关系 (一)尊重而不阿谀奉承。 (二)主动而不越位脱轨。 (三)服从而不盲目附和。 (四)诚实而不作假弄权。 (五)沟通而不封闭堵塞。 (六)挡驾而不阻拦干涉。 第三章 秘书机构 第一节 秘书机构的含义、特点和功能 一、秘书机构的含义 二、秘书机构的特点 (一)所处位置的中介性 (二)辅助功能的综合性 (三)辅助领导的被动性 (四)组织关系的封闭性 三、秘书机构的功用 (一)组合功用 (二)管理功用 (三)枢纽功用 (四)过滤功用 第二节 秘书机构的设置 一、秘书机构设置的原则 (一)必要性原则 (二)适应性原则 (三)精简性原则 (四)整体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