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6氧指数、内饰件燃烧能理论知识.doc
氧指数、内饰件理论知识
一 术语GB/T2406.2-2009、 ISO4589-2:1996、GB/T8924-2005
氧指数:通入23℃±2℃的氧、氮混合气体时,刚好维持材料燃烧的最小氧浓度,以体积分数表示。
二 原理
将一个试样垂直固定在向上流动的氧、氮混合气体的透明燃烧筒中,点燃试样顶端,并观察试样的燃烧特性,把试样连续燃烧时间或试样燃烧长度与给定的判据相比较,通过在不同氧浓度下的一系列试验,估算氧浓度的最小值。
为了与规定的最小氧指数进行比较,试验三个试样,根据判据判定至少两个试样熄灭。
三 设备
1 燃烧筒
由一个垂直固定在基座上、并可导入含氧混合气体的耐热玻璃筒组成(图1和图2)
优选的燃烧筒尺寸为高度500±50mm,内径75~100mm。
2 试样夹
用于燃烧筒中央垂直支撑试样
对于自支撑试样,夹持处离开判断试样可能燃烧到的最近点至少15mm。对于薄膜和薄片,使用图2所示框架,由两垂直边框支撑试样,离边框顶端20mm和100mm处划线。
3 气源
采用纯度(质量分数)不低于98%的氧气和氮气
四 试样
所取得样品至少能制备15根试样,对已知的氧指数在±2以内的材料,需要15根试样,对于未知氧指数的材料,或显示不稳定燃烧特性的材料,需要15~30根试样
五 试样的标线
顶面点燃试验标线
按照方法A试验I、II、III、IV、或VI型试样时,应在离点燃端50mm处画标线。
扩散点燃试验标线
试验V型试样时,标线画在支撑框架上(见下图2)
3、状态调节
除非另有规定,否则每个试样试验前应在温度23±2℃和湿度50%±5%条件下至少调节88h。含有易挥发可燃物的泡沫材料试样,在23±2℃和湿度50%±5%条件下调节前,应在鼓风烘箱内处理168h,以除去这些物资。
选择起始氧浓度,可以根据类似材料的结果选取。另外,可观察试样在空气中的点燃情况,如果试样迅速燃烧,选择起始氧浓度约在18%(体积分数),如果试样缓慢燃烧或不稳定燃烧,选择起始氧浓度约在21%(体积分数),如果试样在空气中不连续燃烧,选择的起始浓度至少为25%(体积分数),这取决于点燃的难易程度或熄火前燃烧时间的长短。
六 单个试样燃烧行为的评价
1、当试样点燃后,如果燃烧中止,但是在1s内又自发再燃,则继续观察和计时。
2、如果试样的燃烧时间和燃烧长度均未超过表3规定的相关值,记作“○”反应,如果试样的燃烧时间和燃烧长度两者任何一个超过表3规定的相关值记作“×”反应
3、移出试样,清洁燃烧筒及点火器。使燃烧筒温度回到23±2℃,或用另一个燃烧筒代替。
氧指数的确定
试验3个试样,如果3个试样至少有2个在超过表3相关判断以前火焰熄灭,记录的是“○”反应,则材料的氧指数不低于指定值。相反,材料的氧指数低于指定值。
七、内饰件燃烧GB8410-2006、MVSS 302、TSM0500G
1、燃烧箱
2、样品
3、取样
4、试验步骤
5、计算及结果表示
广州合成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刘工 020 QQ:1259671162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