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感恩母亲, 体会爱的真谛! (一)母亲的诠释 仔细想想,原来mother一词是可以这样解释的 M (many)妈妈给了我很多很多 O (old) 妈妈为我操心,白发已爬上了您的头 T (tears)您为我流过不少泪 H (heart)您有一颗慈祥温暖的心 E (eyes)您注视我的目光总是充满着爱 R (right)您从不欺骗我们,教导我们去做正确的事情 (二)母亲节的由来 古代母亲节起源于希腊,古希腊人在这一天向希腊神话中众神之母赫拉致敬。在17世纪中叶,母亲节流传到英国,英国人把封斋期的第四个星期天作为母亲节。在这一天里,出门在外的年轻人要带上一些为母亲准备的小礼物。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唐)孟郊《游子吟》 中国古代的母亲节 现代母亲节起源于美国,由安娜·贾维斯发起。1906年5月9日,安娜的母亲不幸去世。在次年母亲逝世的周年忌日,安娜组织了追思母亲的活动,并鼓励他人以同样的方式表达对各自慈母的感激之情。安娜写信给西弗吉尼亚州格拉夫顿的安德鲁斯循道圣公会教堂,请求为她的母亲做特别的追思礼拜。她的母亲生前为这一教堂的星期日学校服务了20多年。1908年,教堂宣布安娜母亲忌日—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为母亲节。安娜还组织了一个母亲节委员会,开始大规模宣传,呼吁把母亲节作为法定节日。 你知道母亲之花是什么吗? 没错,是康乃馨。1934年5月,美国首次发行母亲节纪念邮票,邮票上一位慈祥的母亲,双手放在膝盖上,欣喜地看着前面的花瓶中的一束鲜艳美丽的康乃馨。随着邮票的传播,在许多人的心中,把母亲与康乃馨联系在一起,康乃馨便成了象征母爱的花,受到人们的尊重。人们把思念母亲、孝敬母亲的感情,寄托于康乃馨上,康乃馨也成为了赠送母亲不可缺少的珍贵礼品。除了这些情感因素外,康乃馨的天生丽质应是它受到人们宠爱的主要原因,或许也正是它的美丽而成为献给母亲的佳品。 你知道中国的母亲花吗? 当然,我国也有一种母亲之花—萱草。 萱草在我国一向有“母亲花”的美称。远在《诗经·卫风·伯兮》里记载:“焉得谖(xuan)草,言树之背?”谖草就是萱草,古人又叫它忘忧草。背,北,指母亲住的北方。意思就是:我到哪里弄到一支萱草,种在母亲房前,让母亲乐而忘忧呢?因此母亲的屋子又叫萱屋,并用萱草代替母爱! (四)交流大会 每个人都有想对母亲说的话,请在此刻畅所欲言,把自己心底的话吐露出来吧! 各位家长,听了同学们对您们由衷的感谢和赞美,您对我们又有什么期盼和寄语呢? 念亲恩 今天,是我的十八岁生日, 当我晚上回到家里,生日蛋糕已经摆放在桌子正中,凝视着母亲斑白的鬓发,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泪水夺眶而出.... 两个月后的高考,我落榜了。我没有脸跟妈妈商量复读的事,我不能再为家里添负担了,想了好久,决定跟几个同学一起南下打工。没想妈妈知道后像换了个面孔似的臭骂我一顿:“没出息的东西,打工能干一辈子,你那么小年纪出去能给人家干吗?像我一样给人家擦桌子、扫地、刷厕所呀!”母亲哭了,哭得那样悲伤,像所有希望一并破灭的那种悲伤。尔后,母亲哽噎着像是肯求般:“孩子,以后没有文化,我再也不能说什么了。”从那以后,我觉得我这个身体的一部分是属于母亲的,这里面有她追求、寄托和生存着的希望。 过重的劳累让母亲得了骨质疏松症,我有时看见她对着床头尖上抵自己腰,表情很痛苦。我有劝她去医院看看,她总是说没事,我知道她舍不得为自己花钱..... 念亲恩,亲恩深似海,何日答报?何以为报? 20世纪60年代初,陈毅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日理万机,公务繁忙。 那年,陈毅62岁,他出国访问归来,得知老母病重,下了飞机就去看望。陈毅刚跨进家门,就看见老母让身边照顾她的保姆藏起了什么东西,忙问:“娘,你把什么东西藏在床下了?”母亲眼看着瞒不过去,只好如实告诉儿子,藏起来的是还没来得及洗的裤子。陈毅听了,动情地说:“娘,你久病在身,我不能在您身边侍候您老人家,心里着实难受。这裤子我马上拿去洗了,还藏着做啥子?” 好说歹说,保姆怎么也不让陈毅洗,觉得让这么大的官去洗屎尿裤子,多不好。母亲也劝阻道:“你好不容易回家一趟,一进门就让你洗脏裤子怎么行?” 陈毅说:“我不是说着玩的,您就允了吧。我小的时候,您不知多少次给我洗尿布尿裤。现在,儿子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