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2016届高三历史(通史版)大一轮复习模块六专题十三第39课时专题整合提升课讲稿.ppt

【优化】2016届高三历史(通史版)大一轮复习模块六专题十三第39课时专题整合提升课讲稿.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9课时 专题整合提升课;链接一 苏联在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的探索 1.政治上:通过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 家;1922年成立苏联;1936年颁布新宪法,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并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2.经济上: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俄(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的探索是曲折的,先后出现过两次重大转折。第一次 发生在 列宁时期,即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变为新经济 政策, 促进了苏俄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第二次发生在斯大 林时 期,即放弃新经济政策,实行工业化、农业集体化,使 苏联 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 建立了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3.思想上:列宁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落后的俄国首先实现了社会主义;斯大林时代,个人崇拜弥漫于苏 联党内外,思想问题和学术问题主要靠行政手段来管理,思想僵化???;链接二 世界近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经济思想变化的影响;时间;[针对训练] 1.(2015·山东临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列宁说:“在经济战线上……我们就遇到了严重的失败,这次失败比 高尔察克、邓尼金或皮尔苏茨使我们遭受的任何一次失败 都严重得多,重大得多,危险得多。”导致这一“严重失败”的原因是 (  ) A.社会民主党人的叛卖 B.实行不符合国情的政策 C.国外敌对势力的干涉 D.过早地进行了政策调整;解析:本题考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材料中“在经济战线上……我们就遇到了严重的失败”说明该政策存在着重大的弊端,结合所学可知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脱离了苏俄的实际,与当时苏俄国情不符,故选B项。其他选项都不是经济战线上的失败,均排除。;2.(2015·浙江诸暨高三期末考试)瞿秋白在旅俄日记中写道:“回忆二三月间,我到俄人家里,那冷淡枯寂的生活,黑 面包是常餐便饭唯一的食品。……现在丰富得多了,可是非 得有钱不可,市场物价因投机商人之故很不稳。然而大概而论,大多数劳动人民也受许多方便利益——工厂工资 大增,废劳动券而令得购买于市场的可能。”这段材料显示了苏俄 (  ) A.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情况 B.实行新经济政策带来的新变化 C.实行工业化政策后出现的变化 D.集体农庄管理体制改革后的场景;解析:题干中提到,以前物质贫乏,而现在物质丰富,且需要钱进行交易,这些表明新经济政策实施后的情况就是承认市场价值发挥一定的作用且取得经济迅速恢复的效果,故A项错误;因为市场价值发挥了作用,体现了新经济政策,故B项正确;工业化政策实施后,市场价值规律已经不起作用,这与题干不相符,故C项错误;D项所描述的景象出现在勃列日涅夫改革时期,故D项错误。;3.(2015·广东深圳高三调研)有学者评论说:“20世纪中叶,俄罗斯的农村成了国家农奴制农村,而且国家从 农民那里夺去了除空气以外的所有东西。”导致这些现象产 生的主要原因是(  ) A.农奴制改革的不彻底 B.斯大林时期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 C.赫鲁晓夫在农业方面的改革 D.勃列日涅夫改革只注重发展重工业;解析: 20世纪中叶,斯大林时期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国家对农民的财富和生产资料进行剥夺,这些对农民剥 夺太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因此选B项;A项表述符合史实,但与材料时间不符,不是主要原因;C 项是对经济政 策进行调整,从而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排除C项;D项是在20世纪后期,与材料时间不符。;4.(2015·广东中山模拟)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15世纪以来,世界大国崛起的历史就是创新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世纪时,面积只相当于两个半北京的荷兰,凭借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的创立,缔造了一个称霸全球的商业帝国。继荷兰之后,英国通过推行自由贸易,建立起全球市场,并逐步确立起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入了政府干预的手段。从此,“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有历史学家认为,近五百年来,真正意义上拥有过世界霸权的只有三个国家,这三国对市场经济进行了接力棒式的创新和发展。;材料二 ……列宁时代,国家的经济政策具有相当的弹性;而斯大林则以强硬的手段,加快了国家工业化的步伐……斯大林认为,我的工业化资金只能靠我自己内部来积累,内部来积累呢,那主要当然要来自于农业……在那个时代,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 ——以上材料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荷兰、英国和美国三国对市场经济创新和发展的表现。结合16至18世纪英国相关史实,从“虔诚、商业和自由”三个方面分析其创新的条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开创的新模式对美国发展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在向社会主义过渡中列宁和斯大林是怎样探索的?依据所学知识,概要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自由职业者,从事文档的创作工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