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2016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分析.doc

江苏省泰州市2016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江苏省泰州市2016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 一、?语言文字运用(16分) 1.?在下列句子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1)为准备这份提案,两位人大代表走遍了整个地区,________各行各业人士的意见。 (2)人民币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确定为国际储备货币,分析人士认为储备货币地位若要能________,需要培育世界级的中国国债市场,以吸引海外投资者。? (3)人类对大自然的每一份破坏,都遭到了相应的报复,“环境”污染的威胁不亚于第三次世界大战,这绝不可________。? A.?征询?名不虚传?视同儿戏?????B.?垂询?名不虚传?等闲视之 C.?征询?名副其实?等闲视之?????D.?垂询?名副其实?视同儿戏 2.?除夕那天,父亲让李明贴对联,依次贴在厨房、书房、卧室三处,下列对联对应正确且符合贴对联要求的一组是(3分)(??)? ①?粒米皆从辛苦得,寸薪不是等闲来?②?厨中妙手调美味,只凭巧手煮清羹?③?汉石周金鸿文永宝,林风山月雅兴长留?④?江山万里如画,神州四时皆春?⑤?菱花光映纱窗晓,杨柳春风拥画图?⑥?窗前草色侵吟席,帘外花香入睡轩? A.?②④⑥?????B.?②④⑤?????C.?①③⑤?????D.?①③⑥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据说秋季北京的天是最蓝的,蓝得好似澄澈的海,____________,那样的天亲近寂寞和悠闲,那样的天被畸形的繁华和病态的喧嚣扼杀了。没有了那样的天,北京的秋天就仅仅是一个表现在日历牌上的季节,使生活在用空调制造出来的暧昧温度里、很少出门的人忘记了它。 ①?但我在北京生活这些年里,几乎没有感受到上个世纪里那些文人笔下的北京的秋天里美好的天?②?那样的秋天是与蚂蚁般的车辆和高入云霄的摩天大厦为敌的?③?如果天上有几朵白云,白云就像海上的白帆?④?那样的秋天是依附着低矮的房舍和开阔的眼界而存在的?⑤?如果再有一群白鸽在天上盘旋,鸽哨声声,欢快中蕴含着几丝悲凉,天也就更像传说中的北京秋天的天了 A.?③⑤①②④?????B.?①⑤③②④?????C.?⑤③④②①?????D.?③⑤①④② 4.?张华说话喜欢引经???典,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分)(??) A.?长江发生沉船事件,张华沉吟良久,感叹道:“真可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呀!” B.?爷爷生日寿宴上,张华激情洋溢地说:“花甲喜循环,风霜变老颜。感谢大家百忙之中来参加我爷爷的古稀寿宴,让我们一起祝福我爷爷:生日快乐!”? C.?儿子想踢足球,张华要他学钢琴,几番争执后,张华摇摇头说:“这真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啊!”? D.?朋友来访,张华走到小院门口迎接,说:“‘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欢迎你到我家来做客。”? 5.?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下面漫画的寓意。(不超过20字)(4分) ? ??????????▲????????▲??????????▲?????????????????????????????????????? ??????????▲????????▲??????????▲??????????????????????????????????????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富公为人,温良宽厚,泛与人语,若无所异同者。及其临大节,正色慷慨,莫之能屈。智识深远,过人远甚,而事无巨细,皆反复熟虑,必万全无失然后行之。 宰相自唐以来谓之礼绝:百僚见者,无长幼皆拜,宰相平立,少垂手扶之;送客未尝下阶;客坐稍久,则吏从旁唱,“宰相尊重”,客踧踖起退。及公为相,虽微官及布衣谒见,皆与之抗礼,引坐语从容。送之及门,视其上马乃还。自是群公稍稍效之,自公始也。? 熙宁元年,徙判汝州。诏入觐,许肩舆至殿门。神宗御内东门小殿,令其子掖以进,且命毋拜,坐语,从容访以治道。弼知帝果于有为,对曰:“人主好恶,不可令人窥测;可测,则奸人得以傅会。当如天之监人,善恶皆所自取,然后诛赏随之,则功罪无不得其实矣。”又问边事,对曰:“陛下临御未久,当布德行惠,愿二十年口不言兵。”帝默然。至日昃乃退。欲以集禧观使留之,力辞赴郡。明年二月,召拜司空兼侍中,赐甲第,悉辞之,以左仆射、门下侍郎同平章事。 自致仕归西都十馀年,常深居不出;晚年宾客请见者亦多,谢以疾。所亲问其故,公曰:“凡待人,无贵贱贤愚,礼貌当如一。吾累世居洛,亲旧盖以千百数,若有见有不见,是非均一之道。若人人见之,吾衰疾不能堪也。”士大夫亦知其心,无怨也。?尝欲之老子祠,乘小轿过天津桥,会府中徙市于桥侧,市人喜公之出,随而观之,至于安门,市为之空,其得民心也如此。及违世,士大夫无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