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1-辽宁科技大学第八届测量技能比赛实施细则.doc.doc

附件1-辽宁科技大学第八届测量技能比赛实施细则.doc.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附件1-辽宁科技大学第八届测量技能比赛实施细则.doc.doc

PAGE \* MERGEFORMAT14 附件1 辽宁科技大学第八届测量技能比赛 实 施 细 则 一、四等水准测量(本科非专业组、本科新生专业组) 1.竞赛内容 参赛队在90分钟时间内按四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独立完成指定路线的水准测量外业观测和内业计算。 水准路线为两个已知点和两个未知点组成的附合水准路线(见图1),路线总长约为1000米。 图1 附合水准路线示意图 意图 2.竞赛规则 (1)水准路线的起始点及待定点由赛事执委会确定,赛前抽签确定各参赛队所观测的路线和起始点号及待定点号。 (2)各参赛队按规则要求独立完成指定附合水准路线的测量任务。 (3)数据记录必须用赛事执委会盖章的记录手簿(见附件表1),由选手用铅笔当场准确无误地填写到相应栏内,并及时计算和填写表中其它数据,要求记录规范完整、符合记录规定、计算准确;观测数据不得改动厘米和毫米,分米、米以上数据不得连环涂改,不准使用或携带橡皮。 (4)因测站观测误差超限,在本站检查发现后可立即重测,重测必须变换仪器高。若迁站后才发现,应从上一个点(起、闭点或者待定点)起重测。超限成果应在备注栏注明“超限”。 (5)观测数据必须原始真实,严禁弄虚作假,否则取消参赛资格。 (6)计算所用的水准测量成果计算表由赛项执委会提供(见附件表2),计算表的辅助计算栏中必须填入水准线路闭合差。 (7)外业观测和内业计算总的规定时间为90分钟,超出规定时间将终止比赛。 (8)仪器操作应符合要求,迁站时仪器搬动必须正确,仪器在迁站过程中不必装箱。 (9)观测采用所有测站连续计时的方法,即内外业总时间为裁判宣布比赛开始选手从起点出发到选手上缴观测和计算成果结束。比赛一旦计时开始不能无故终止比赛。选手在比赛过程中不得擅自离开赛场,如有特殊情况,需经裁判同意后作特殊处理。比赛过程中,选手若休息、饮水或上洗手间,一律计算在操作比赛时间内。如果选手提前结束比赛,应举手向裁判员示意。比赛终止时间由裁判员记录在案,选手提前结束比赛后不得再进行任何操作和计算,经裁判同意可提前离开赛场。 (10)水准测量内业计算时,高差闭合差分配采用与路线长度成比例的近似平差原则,计算器内不得带程序计算功能。 (11)上缴成果计算表和外业观测记录表后结束比赛,不再允许重测。 (12)参赛选手应规范作业,注意测量安全及仪器保护,不允许妨碍或阻挡其他选手的观测。如有违反,经劝告无效者取消比赛资格。比赛过程中,任何队员均不允许跑,所有队员必须沿水泥或沥青路面前进,不允许离开赛道。 (13)参赛选手应严格遵守赛场纪律,操作技能竞赛除携带比赛必备的用具(如笔、尺、普通计算器等)外,不得带入任何技术资料和工具书。所有通讯工具、摄像工具一律不得带入比赛现场。 (14)如果在比赛期间测量仪器发生非人为故障,致使比赛不能继续进行时,经裁判确认并批准后可以更换仪器。更换仪器时比赛不暂停计时,时间计入总时间内。 (15)记录和计算表格,不得带离比赛场地,否则成绩无效。 (16)比赛过程中现场裁判监督仪器使用、观测、记录、计算的规范性,防止出现人员、仪器安全事故,经提醒恶意不改者,现场裁判有权取消其比赛成绩。 表1 四等水准测量观测记录示例表 测站编号点号后 尺上丝前 尺上丝方 向 及 尺 号标尺读数K+黑 -红 (mm)高差 中数 (m)备 注下丝下丝后视距离前视距离黑 面红 面视距差(m)累积差(m)1S01 | S0215870755后 视140061870+0.8321#标尺的常数K=4687 2#标尺的常数K=478712130379前 视05675255-137.437.6后-前+0833+0932+1-0.2-0.2注:各测站高差中数取位至1mm。 表2 四等水准测量成果计算示例表 点 号路线长度 (km)实测高差 (m)改正数 (mm)改正后高差 (m)高程(m)备注S010.50+1.220+1+1.22110.500已知点S0211.7212.00-1.418+4-1.414S0310.3071.50+1.789+3+1.792S0412.099已知点∑4.001.591+81.599辅助计算: =±20mm +2mm/km 注:1.距离取位至0.01km,测段高差、改正数及点之高程取位至1mm。 2.采用路线长度进行高差闭合差的分配。 3.计算(mm)时,L小于1km时,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