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惠康。2011.11.20.(临洮) 金陵大学的二次拍摄日全食电影查考赵惠康。2011.11.20.(临洮) 金陵大学的二次拍摄日全食电影查考.docVIP

赵惠康。2011.11.20.(临洮) 金陵大学的二次拍摄日全食电影查考赵惠康。2011.11.20.(临洮) 金陵大学的二次拍摄日全食电影查考.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赵惠康。2011.11.20.(临洮) 金陵大学的二次拍摄日全食电影查考赵惠康。2011.11.20.(临洮) 金陵大学的二次拍摄日全食电影查考.doc

 PAGE \* MERGEFORMAT 11 20世纪上半叶金陵大学的两次拍摄日全食电影查考 1941年甘肃临洮日食观测西北队拍摄日全食电影经过(下篇)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movies about total eclipse of sun by Jin ling University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赵惠康 1 孙健三2 (1.同济大学医学院 多媒体教育中心,上海 200065; 2.北京电影学院 退休教师,北京 100082) [摘 要] 本文查考20世纪上半叶金陵大学两次受中国日食观测委员会的派遣,跟随我国天文观测队进行拍摄日全食电影的经过。下篇通过查阅张钰哲《临洮观测日食之经过》,《世纪长镜头》中临洮航空日食电影的镜头片段,以及1941年《日食》彩色、黑白影片。厘清1941年,金陵大学理学院潘澄侯、胡玉章、区永祥长途跋涉赴甘肃临洮拍摄日食电影经过。 [关键词] 中国日食观测委员会;临洮;日食观测西北队;日食;日全食;日食电影 一、1941年日全食是自明代四百年之后在我国的一次难逢机会 江晓原编著《中国天文学会往事》附录胡继勤之《日全食观测义意》,开篇:“本年九月二十一日,日全食之蚀带横贯我国境内,所经过地方历新、青、甘、陕、鄂、赣、闽、浙八省,主要县份亦凡百余(一百一十二县)。全程长达四千公里,越时八十五分钟。此难得之机会,最为各国天文学家所重视;且横经我国腹部而近中午之日全蚀,四百年仅得二次。据明史所载,上次之日蚀在一五四二年八月十一日,即明嘉靖二十一年七月已酉之日蚀,其机会之难逢可知。” [1] (这段日食简述,堪称经典,从40年代陈遵妫开始引用,连贯数十年,包括2009年,卞毓麟《守望5分钟的状观》里介绍20世纪中国7次日全食时,在讲到1941年甘肃临洮日全食时,也是引用了这段资料。)由于是四百年一遇的难逢机会,故1934年,经高鲁倡议,中国天文学会发起组织成立了“中国日食观测委员会”,在七年前就着手准备这次日全食观测工作,并于1936年派遣两支观测队,前往苏联伯力和日本北海道进行日食观测工作,做好实战观测的经验积累。北海道观测队,观测条件俱佳,取得满意成果。总之,其一,1941年日全食是自明代四百年之后??我国的一次难逢机会;其二,当时我国已有余青松、张钰哲等一批从欧美日诸国留学归来的天文学家并已建立国立紫金山天文台,有一定的天文观测的手段和实际经验,加之国民政府当局、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这些,都是促成中国日食观测委员会成立,并着手实施1941年9月在中国境内的日食观测工作。 另外,附录胡继勤之《日全食观测义意》,义意,旧时用法,现代汉语为意义。其注释为:“原载《大公报》1941年9月19日。作者胡继勤,1927年生。”[2] 上海图书馆印影版申版《大公报》当日并没有这篇文章。只有20日有一篇介绍性文章《明天日全食,副标题为:四百年一见的天空奇观》。所以胡的文章是否是在香港《大公报》登载。另外,作者胡继勤,1927年生,显然是有误,因为若是1927年生,那么1941年笔者才14岁,不太可能写出这样文章来。 二、1941年甘肃临洮日食观测西北队拍摄日全食电影经过 参加临洮日食观测西北队队员共有12人,在临洮日食观测现场为10人 参加1941年临洮日食观测西北队队员共有12人,实际在临洮日食观测现场为10人。 张钰哲(1902~1986)记载:“参加观测工作者,天文研究所方面派有张钰哲李珩陈遵妫李国鼎龚树模等五人;金陵大学理学院,则派潘澄侯胡玉章区永祥三位;代表中国天文学会前来参加者,则有高鲁陈秉仁二君。此外又拟向中央大学方面借用精细之仪器,特请该校物理系派研究生高叔哿(通嘉)负责护运,并协助观测工作。” [3]按照预定计划,加上魏学仁,共12人。但是,魏学仁虽身为观测队副队长(队长为张钰哲),“处拟与潘李诸君联袂飞兰;后以金陵大学重庆分校,遭敌弹炸毁须办理善后,不克脱身,临洮之行,终作罢议,队中同人,咸以未得魏君之亲临指导为憾。”[4]这样,赶赴临洮日食观测西北队队员为11人,其中高鲁(时任中央监委)抵达兰州后,因为临时要陪同自己顶头上司中央监察院于右任院长观赏日食,所以没有到临洮。 “因次日(22日)在兰有监考之职责,因亦随于院长赴七道岭(距离兰州20余公里处),稍作磁力观测,中止来临。”[5] 这样到临洮日食观测现场实际为10人。江晓原编著《中国天文学会往事》载有一张在临洮泰山廟日食观测现场10人合影照片[图1]。站立者自左而右依次为:左一龚树模、左二李国鼎、左三陈遵妫、左四张钰哲、左五陈秉仁、左六李珩。左七潘澄侯、左八胡玉章。前排蹲下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yongwxiaj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