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排版软件使用说明.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附件排版软件使用说明.doc

第一章 软件使用步骤 1.1 安装 用户必须从有效渠道获得软件的可注册版本,并获得授权并注册才能完整使用软件提供的各项功能。(WWW.WordPB.COM) (1) 安装或运行时有提示或不正常,请安装 NET补丁 (2) 程序推荐使用OFFICE2003-2010 下载地址: /zh-cn/downloads/default.aspx (3) 注册:有加密锁的用户请直接插入加密锁,无加密锁的用户先运行机器码生成器,将内容复制到以自己姓名命名的文本文件中(便于分发)。统一交给管理员,获取授权文件,将授权文件复制到安装目录下。 1.2 标准操作步骤 打开文档→锁定文档→林科院→长文档一键处理→论文插入目录、页眉页码。 注意:处理前请备份文档。如果中途文档被关闭,重新打开文档后需要再次锁定。 建议:前期用软件处理一次,局部改动使用格式刷。后期定稿前再排一次。 如果处理过程中出现提示“内存不足无法撤销”,请直接确定。 1.3 分步处理及选项 可以在一键处理或者自动排版工具条中有选择的进行:段落、表格、图形、图表标题...的排版。 在上面的一键处理界面中,点击后面的按钮可以进行对应步骤的设置。常见修改: (1)域转文本选项 如果部分域不需要转为文本,请手工设置。 (2)表格排版选项 如果个别表格的字体小于标准的小五字体,第一次处理后,需要手工调整字体。再次处理时请关闭“表格内字体处理”选项。 (3)目录和页眉页码的插入不在一键处理中,一般后期插入。 1.4 注意事项 (1)处理前请备份文档。 (2)自动排版只从“摘要”以下开始,封面部分请在独立文档中手工处理。 (3)如果目录已经存在请先删除。程序提供全自动的目录生成功能,目录和页眉页脚一般后期插入。 第二章 论文书写注意事项 2.1 段落 手工或自动编号均可(建议手工编码,自动编号在处理过程中会转为文本编号)。 编号层次(具体以公司约定为准,林科院论文请使用方案1): 方案1:第×章 1.1/1.1.1// (1)(2)(3)1.2.3.编号(论文、标书等) 方案2:第×章 一、二、三、(一)(二)(三)1.2.3.(1)(2)(3)(报告、公文等) 注意:①②③编号仅用于注释(Note)中;[1][2][3]编号用于参考文献。 标题长度应控制在一行(默认中文50字以内、英文80字符以内),标题应自然换行,如过长确需要手工换行需要插入换行符号(在要换行的地方按下Shift+回车)。 脚注使用Word自带功能。 总结:①编号层次固定;②带编号的段落应精简(最好控制在一行)。 2.2 表格 表格不使用斜线表头,表头尽量精简,表格跨页无需手工设置(程序自动添加跨页表标题行)。如果表格内字体小于标准字体应关闭表格排版的“字体处理”选项(如为个别表格可以考虑整体处理后手工修改)。 表编号应在独立的段落中(表格上方)按照“表1-1 ×××”形式编号(必须”表”字开头),长度尽量控制在一行。 默认参数不处理表格内字符对齐,可以根据需要开启智能对齐等选项。 表格或图形后的注释采用:注(Note):×××或者①②③编号(不带“注”字)进行说明。表编号和注释均不能位于文本框、表格或图片内。 加宽的表格需要手工设置为横向页面:选中表格→Word文件菜单→页面设置→横向→限于所选文字。 总结:使用简单的表头。 下面为表格示例: 表 2-1三峡库区不同植被类型生活型图谱 Tab. 2-1 The life-form spectrums of the different vegetation types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ior Area 植被序号Code① 生活型百分率(%)Life-form 高位芽植物(Ph) 地上芽植物(Ch) 地面芽植物(H) 隐芽植物(G) 一年生植物(Th) 1 2 3 4 5 6 7 8 62.1 42.5 50.7 44.3 44.6 62.8 40.5 77.8 6.9 4.4 6.8 6.3 7.2 2.0 7.1 2.1 13.8 32.7 23.3 23.7 25.0 20.9 26.1 12.4 10.3 8.9 5.5 8.6 10.7 2.0 9.5 5.7 6.9 11.5 13.7 17.1 12.5 11.6 16.7 2.1 ①序号1~7同表3-1, The codes of communities are the same as those in Table 3-1;8:三峡库区四坪地区:Forest in Shiping of the Three Gorges Reservior Area 表2-2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主要特征② Table 2-2 The main characteristic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