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公输3讲解.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春秋战国时期,学派林立,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盛况。其中有影响的是墨、儒、道、法四大家。他们纷纷著书立说,发表自己的见解。其中有一个人主张“兼爱”、“非攻”,希望人们互助互爱,反对不义战争,他就是墨子。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选自《墨子》的文章——《公输》。;公输;1.关于先秦诸子散文 先秦诸子散文产生于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时代.主要的著作有《论语》《孟子》《墨子》《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春秋战国之交为第一个发展阶段,以《论语》和《墨子》为代表。《论语》是较短的语录体散文。《墨子》在对话中有议论,初具议论文的规模。战国中叶为第二个发展阶段,以《孟子》和《庄子》为代表。《孟子》是对话体论辩文,《庄子》接近专题论文.战国后期为第三个发展阶段,以《荀子》和《韩非子》为代表。 先秦诸子散文大多文情并茂,极具文采,善用譬喻陈说事理,论辩是非,增强了说服力,而排比、夸张等修辞的大量运用更使文章辞采缤纷。总之,先秦诸子散文无论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 墨子(约前476-一前390),姓墨名翟dí,战国初期鲁国人。他是一位出身于小生产者阶层的思想家,是墨家学派的; 《墨子》一书现在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记述墨子言行的辑录。 墨子所处的时代,各诸侯国掠夺性的战争频繁不已,严重破坏生产,甚至使下层人民被迫“折骨为炊,易子而食”。墨子希望解除劳苦大众的苦难,这是他提出“非攻”、“兼爱”等政治主张的思想基础。; 当时楚国是大国,占有两湖一带广大地区。宋国小,在今河南商丘一带,但处于战略要地。楚用公输造器械,接连打败了周围几个国家,于是准备攻宋,墨子听到消息,便从鲁国赶到楚国去止楚攻宋。《公输》写的就是这件事,具体地表现了墨子的“非攻”思想。 ;听课文朗读,要求: 1、注意停顿和节奏。 2、划出生字词。 3、理解课文内容。;读准字音:;翻译课文。重点掌握以下词语。 ; 〖何罪之有〗 〖争〗 〖知类〗 〖然〗 〖胡〗 〖已〗 〖见〗; 〖文轩〗 〖敝舆〗 〖褐〗 〖梁肉〗 〖何若〗 〖犹……之与……也〗 〖王吏〗; 〖以……为〗 〖善哉〗 〖虽然〗 〖见〗 〖牒〗 〖九设攻城之机变〗;〖距〗 〖圉〗 〖诎〗 〖而〗 〖所以〗 〖寇〗 〖虽〗;重点语句理解:;一、理清行文思路,把握文意 ;谈谈你对本文思路的看法。 ;精读课文,探究墨子止楚攻宋成功的奥秘,体味墨子的劝说艺术 ;学生分角色朗读13~16段。 思考:;学生分角色朗读17~22段。 思考: ;小节: 子墨子运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反驳方式, 揭穿了公输盘“义”的谎言; 使楚王陷入“窃疾”的泥淖; 通过纸上谈兵式的模拟攻守,“九距”而“守有余”,说明楚攻宋并不会有好结果,迫使楚王就范。 ;墨子劝阻楚国攻打宋国,可分为三个步骤: (1)以义相责攻宋行为,使公输盘理屈词穷, (2)以智相责攻宋行为,使楚王理屈词穷; (3)模拟攻守,击败公输盘,以技相较,促使楚王放弃攻宋。 ;结构图示;三、品读课文,美点寻踪 ;总结升华:; ;一词多义 ;不可谓知类(事理) 为与此同类(类 );见 ;通假字 ;虚词 ;之 ;文言句式:;巩 固 练 习;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引见; A.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B.吾从北方闻子为梯 C.必为有窃疾矣。 D.子墨子解带为城。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⒈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⒉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⒊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把握下列各句的语气,体会人物的心理 ;从墨子的言行分析,墨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 ⑶墨子冒着生命危险只身深入敌国,说服公输盘和楚王。表现墨子为了阻止一场不正义的战争,不怕牺牲的勇敢精神。 ;小结 ;⒈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和它的解释。 ⑴子墨子九距之。 ⑵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⑶公输盘诎,而曰:;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 ⒉选出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公输盘之攻械尽 B.吾知子之所以距我 C.公输子之意 D.已持臣守圉之器 ;⒊翻译下面的文言的句子。 ⑴虽杀臣,不能绝也。 ⑵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 ;⒋上文表现墨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