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s866断层注浆效果评价.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Fs866断层注浆效果评价.doc

Fs866断层注浆效果评价   摘要:指出了Fs866断层为张集矿西二1煤采区北部边界断层,且该断层带具有一定含、导水性。为保障工作安全,对该断层进行了帷幕注浆加固,为确定注浆效果,从注浆参数(注浆压力、注浆量、注浆扩散半径)对其进行了评价,对同类工程施工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Fs866断层;注浆加固;效果评价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20-0148-02   1 引言   张集井田位于谢桥向斜北翼,地处陈桥背斜的东南倾伏端,Fs866断层为张集矿西二1煤采区北部边界断层切割了二叠系、石炭系和奥陶系地层。物探解释西二1煤采区在1413A、1414A工作面切眼附近存在一低阻异常区,编号为“4#异常区”。该异常区跨Fs866断层两盘,发育深度自1煤至奥陶系灰岩。该位置发育低阻异常体反映Fs866断层带具有一定含、导水性。   对Fs866断层两盘平面30m范围及垂向上C33灰岩上下15m范围进行注浆加固,共注入浆量11700.75 m3。工程分上、下两段施工,上段分三轮次注浆,下段分两轮次注浆。注浆期间泵压7~10 MPa,井下孔口压力一直维持在4.3~4.9 MPa之间。比重1.3浆液注入量955 m3,比重1.4浆液注入量202 m3,比重1.5浆液注入量158 m3,比重1.6~1.72浆液注入量40 m3,各配比浆液共注入1355 m3。   2 注浆效果评价   2.1 注浆压力   注浆压力大时,浆液在岩体裂隙中的扩散距离远、充填效果好[1]。变更前施工的注1与注5两孔停住压力12 MPa,达到静水压力的2倍;注浆孔结束压力13~15 MPa,平均14.2 MPa,均达到变更后的注浆结束压力标准。   另外,断层带注浆孔除注17、注20、注21与注22不具备注浆条件外,其余孔每次注浆压力基本都呈缓慢上升趋势,最后一次注浆泵压均达到结束注浆标准,满足设计要求。   2.2 浆液渗透半径   对于碎裂岩体,浆液注入后分布范围较均匀。注浆浆液的扩散半径用下式估算[2]。   R=2.210.93(Pc-P0)Tb2r0.21cμ+rc   上式中:R为浆液扩散半径,cm;Pc为注浆孔内压力,MPa;P0为受注裂缝内地下水压力,MPa;T为注浆时间,s;b为裂缝宽度,cm;rc为注浆孔半径,cm;μ为浆液黏度,MPa?s。   Fs866断层注浆加固采用单液水泥浆,浆液黏度0.5 Pa?s,孔口注浆结束压力平均14.2 MPa,注浆时间3~50 h不等,注浆孔半径平均45 mm,裂缝宽度0.025~0.05 mm,计算得浆液扩散半径为27.64 m。设计单孔浆液扩散半径20 m,孔间距30 m,注浆形成底部镶入上盘C33下灰,顶端嵌入下盘C33下灰,有效厚度约26 m,沿断层面充填宽度约45 m的帷幕墙。   3 结论   (1)从注浆压力来看,除注17、注20、注21与注22不具备注浆条件外,其余孔每次注浆压力基本都呈缓慢上升趋势,最后一次注浆泵压平均为14.2 MPa,均达到结束注浆压力标准,一定程度可以认为注浆效果良好。   (2)施工设计单孔浆液扩散半径20 m,孔间距30 m,根据浆液扩散半径公式得到浆液扩散半径27.64 m,理论证明注浆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董 凯. 注浆加固在倾斜煤层综采面过断层带中的应用[J]. 长江大学学报, 2010,7(4): 79~82.   [2]王 瑞. 综合注浆技术在乌鞘岭公路隧道断层地段的应用[J]. 江苏地质, 1994, 18(2): 91~96.   [3]王志强,郭晓菲,高 运.华丰煤矿覆岩离层注浆减沉技术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4(S1):3249~3255.   [4]冯旭海.综合注浆技术的应用与发展[J].中国矿业,2011(2):94~97. 3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