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休后土庙琉璃鸱吻艺术之考辩.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介休后土庙琉璃鸱吻艺术之考辩.doc

介休后土庙琉璃鸱吻艺术之考辩   〔摘 要〕 山西介休后土庙屋面上琉璃堪称山西琉璃的代表。后土庙比较完整地保留了明、清两代建筑,建筑上的琉璃艺术大多为清代原构遗存,琉璃鸱吻形态保存完整,较能代表清代山西琉璃工艺的最高水平。介休后土庙琉璃鸱吻的起源并非单纯装饰,亦有其实用功能,古人将安危祸福与之相关联。琉璃鸱吻丰富了建筑外轮廓,使原本以对称的建筑充满了生命力。本文着重从艺术角度着眼分析琉璃鸱吻,以小见大,研究清代琉璃的艺术特征。   〔关键词〕后土庙 琉璃鸱吻 造型   我国的琉璃业在进入清代后开始衰落,但山西的琉璃业却更加繁荣,涌现出大批优秀的琉璃匠人,留下不少传世佳作,其技艺的精湛,让后人叹为观止。清代建筑屋顶素面脊筒增多,一些鸱吻上的盘龙繁缛富丽。介休后土庙成为清代典型作品,其规模甚大,布局紧凑,中轴线上四进院落,殿堂楼阁十座,屋顶部几乎都是琉璃覆盖。戏楼与后土大殿位于后院,戏楼左右配置钟鼓二楼,主从有致,结构奇巧,整个屋顶全部饰有五彩琉璃构件,尤以鸱吻最为精彩。后土大殿(又名后土圣母宫)主殿突起,两侧垛殿夹持,主殿为垂檐歇山式,前有廊柱步列,可称得上是入清以来的力作。   一、介休后土庙琉璃鸱吻的由来   琉璃鸱吻首先是立体形态的事物,不同时期都具有不同的造型特征,具有很高的艺术研究价值。鸱吻在历史的变迁中形象也在逐渐发生变化,由简单的鱼形向复杂的龙吻逐渐转变,颜色的运用与时代的要求紧密关联,装饰的纹样越来越写实,与古代仙灵思想有着极深的渊源。鸱吻整体形象坚实有力,头部的刻画气势非凡,卷曲的尾部轻盈而灵动,大多鸱吻身上盘小龙或凤鸟,配以流云纹或人物等,不仅体现了该历史时期的艺术水平,也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后土庙琉璃鸱吻造型精美,被固定于建筑正脊与垂脊的交汇处,既能加固结构又能防止雨水渗入,历代工匠均认为该饰物能吞云吐雨,镇宅灭火。后土庙建筑群达到神权至高和封建社会以道教设教的目的,比较好地反映出清代琉璃工艺的最高水平。   二、介休后土庙琉璃鸱吻艺术特征分析   介休后土庙琉璃鸱吻制作工艺与宋代李诫《营造法式》中的描述相符,山西苏氏琉璃传承人葛原生证实,山西琉璃的传承是传男不传女,在辛亥革命后,兵荒马乱、好多的琉璃世家传承中止,三中全会后开始重新修建生产,介休后土庙虽地处晋中,葛元生参与了多次后土庙琉璃构件修复工程,后土庙鸱吻尾部造型多为鱼形,年代及地域特点靠造型区分的方法非常准确。   1.后土大殿琉璃鸱吻。后土大殿,道教称太宁宫。始建于南北朝之前,元.大德七年(1303年)毁于地震,延佑五年(1318年)重建。现存为明.正德十六(1521年)扩建后的形制。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重檐歇山造顶结构,又将东西两侧各三间悬山带廊的真武殿、三官祠与之并列构造,外观看到的是主次陈列的十一开间大殿,蔚为壮观,殿顶满饰黄色琉璃,金碧辉煌。在古代严格的等级要求下,黄色代表至高无上的权利,只有皇家建筑可用。后土娘娘是主管人口、生育、土地、山川和生灵万物的女神,所以后土大殿在当时地位极高,与皇家寺庙的等级相同。   后土大殿琉璃鸱吻作为整座寺庙中最具代表性的佳作,在造型上较明代鸱吻形象更加夸张,装饰更加富丽堂皇。鸱吻头部刻画生动灵活,鼻部前探,口部线条弯曲灵动,注重细节刻画,腮部鼓起,凹凸质感更加强烈。鸱吻身上盘小龙,小龙身体弯曲幅度较大,其头部呈眺望状;明代琉璃鸱吻规制严整,小龙盘在鸱吻身上,龙身贴合鸱吻造型,鸱吻鱼尾的造型较明显,凹凸感略弱。其背后挤出的鳌兽使造型达到均衡,鳌兽头向后张望,聚精会神。整座鸱吻呈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灵动态势。清代受西方解剖学的影响,整体较拟人化,头部、五官刻画更加生动、有趣。从纹饰上来说,这件鸱吻身上所刻云纹也较明代更为复杂,层次分明,写实性较高,龙珠周围所采用的火焰纹均符合火焰真实的特征,生动跳跃。从综合角度来说,作者之前研究的潞安府城隍庙琉璃鸱吻以明代为主,皆以紧凑、严谨的构图为主,色彩是绿色比黄色多,清代琉璃设色大胆,后土庙建筑大量采用黄色琉璃极为罕见,突出其皇家寺庙的地位。   2.戏楼琉璃鸱吻艺术特征分析。戏楼与后土大殿同时建造,其位置是在三清楼的背后,正对后土大殿,顶部采用二层重檐歇山式,左右两侧与背部三面封闭、一面开敞的,被称为华北第一戏台,其规制严谨,造型妩媚,共分上下两层。上层无护栏,可临时搭建,增加表演面积。建筑首层既是通道,又增加了演员准备空间,还达到扩音的效果。   戏楼顶部琉璃鸱吻造型精彩程度超过后土大殿,堪称清代琉璃中的精品,头部更加生动精彩,口部大张,欲吞下龙珠,牙齿颗颗不同,除了腮部、眼睛、鬃毛等刻画与其同时期作品相同外,头部刻画明显拟人化,在眼珠上方更刻画睫毛,五组规则的卷曲纹和三组加长的卷曲纹,像后飘去,使眼睛更加栩栩如生。鸱吻身上的盘龙灵活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