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上海“绿环”启动了.doc
上海“绿环”启动了
首批实施的郊野公园包括青西、松南、浦江、长兴岛、嘉北、廊下和广富林等
“上海规划中的21座郊野公园,如果全部建设完成,连接起来就相当于上海的绿环。虽然晚了近百年,但我们已经开始建设了。”德国瓦伦丁+瓦伦丁城市规划与景观设计事务所中国地区首席代表丁一巨告诉《?t望东方周刊》。
约一百年前,时任科隆市长的康拉德?阿登纳签署法令,要求在拆除的城墙原址上修建城市的内环绿带,以此避免城市建设的无序开发。
著名城市规划师弗里茨?舒马赫应邀主持了相关规划,他预留下外环绿化带、梯形绿地,从城市中心到城市边界,形成一个大小有致的绿色空间系列。如今的科隆,已被两道绿环所环绕。而舒马赫的构想也建设完成,这个项目获得了2013年德国景观设计奖。
首批七个郊野公园2017年开园
为了营造大都市良好的生态环境,建设宜居城市,上海市政府于2012年5月批复《上海市基本生态网络规划》,明确“多层次、成网络、功能复合”目标要求和“两环、九廊、十区”总体生态格局,规划生态用地3500平方公里。
本刊记者获悉,为集中推进以郊野公园为重点的大型游憩空间和生态环境建设,上海共选址21个具有一定规模、自然条件较好、公共交通便利的郊野公园。首批实施的郊野公园包括青西、松南、浦江、长兴岛、嘉北、廊下和广富林等7个试点。
丁一巨向本刊记者介绍,他所在的事务所参与了其中3座郊野公园的设计和建设。
“按照市里最初的想法,每个郊野公园的面积都很大,有16至20多平方公里,但是在执行过程中遇到土地流转、农业用地,农耕地、乡村住宅地等各方面问题。为了保证2017年开园,2014年上半年计划作了调整,开园面积缩至三四平方公里左右,为原设计中的核心区。”
据《解放日报》报道,目前7个郊野公园规划总面积约130平方公里,其中正在实施的一期面积约50平方公里,而上海21座郊野公园规划总面积约400平方公里。
摊开廊下郊野公园规划地图,可以发现,整个廊下被划分为五个区块――生态涵养林区、万亩良田区、郊野公园核心服务区、现代农业生产区和城镇生活生产区。
廊下镇漕廊公路正是城镇生活区所在,路旁有一处新建的住宅小区,木窗、白墙、黛瓦、观音兜的江南民居是这里的建筑风貌。
金山区廊下镇党委委员俞惠锋告诉《?t望东方周刊》:“在郊野公园建设过程中,部分农民自住房屋拆迁后,统一搬入这个新小区。”
什么是“郊野公园”
“郊野公园”一词颇为新鲜,在上海并无实践的先例。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朱建宁告诉《?t望东方周刊》:“从公园的类型区分,郊野公园并不贴近荒野公园,而是类似于英国的乡村公园。”
1968年,《英国乡村法》最早提出郊野公园,其定义是:“位于城市郊区、有良好的自然景观、郊野植被及田园风貌,并以休闲娱乐为目的的公园”。
而1976年中国香港的《郊野公园条例》明确表示:“郊野公园一般系指远离市中心区的郊野山林绿化地带,开辟公园的目的是为广大市民提供一个回归和欣赏大自然广阔天地和游玩的好去处”。
“工业革命后,英美的一些大城市随着工业的蓬勃发展,也孕育出繁杂的城市病。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新的理念被提出,其中‘田园城市’等概念便衍生出完整的城市绿色系统,也就是郊野公园。”丁一巨说。
美国园林之父奥姆斯特德(也是纽约中央公园的主设计师)于1885年在波士顿设计了富兰克林公园,有意预留了大尺度的河流和山体,从而构建一种新的公园系统。
18世纪末,公园设计先驱者们慢慢突破小型城市公园或花园的概念,于是慢慢出现超过一定界限的大范围城市绿色结构性用地。
19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英国城市学家、社会活动家埃比尼泽?霍华德撰写了《明日的田园城市》一书,书中描绘了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城市,由此引发了打造“花园城市”的热潮。
1929年,英国艾迪生国家公园委员会从保护自然环境与资源的角度设立了国家公园与郊野公园两类公园。
20世纪60年代,英国经济飞速发展,促使当地的经济发展模式与人们的生活、出行方式发生改变,越来越多的居民驾驶小汽车去往郊区游玩。为了保护郊外的敏感区域,1966年英国政府发布名为《郊野休闲指引》的政府白皮书,呼吁建立郊野公园和野餐场地。
两年后英国建立了其最早的郊野公园。到1995年,英国利用林地、草地、丘陵、湖泊、河岸等特色景观建立了约220多个郊野公园,每年接待3 000多万游客。
截至2014年,英国郊野公园总数大概为267个,其中82%是由英国政府在20世纪70年代根据《乡村法》所划分出来的。所有郊野公园的总面积加起来超过31980平方公里,约占英国面积的12.9%。
“郊”“野”之序
“上海最好吃的桔子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