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己1512070中间机巷作业规程20141217汇编
第一章 概况
第一节 概述
项 目 内 容 说 明 1 巷道名称 己15-12070(附图1:己15-12070中间机巷布置平面示意图;附图2:己15-12070中间机巷剖面示意图)。 2 为己15-12070。 3 1482m 4 工程量 总工程量为1482m 5 巷道坡度 该巷沿己15 6 服务年限 约3~ 7 开竣工时间 1、预计开工时间2014年7月6日
2、预计竣工时间2015年7月30日
第二节 编写依据
一、工作面设计及批准时间
巷道施工的依据是《己-12070采面设计图》,批准时间为201年月。
二、地质说明书及批准时间
巷道地质资料依据是《己-12070采面地质说明书及附图》,批准时间为201年月。
三、相关的技术要求及安全措施编制依据
1、《煤矿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指南(掘进)》2、《煤矿安全规程》。
3、《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
4、《关于规范开拓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制的指导意见》平煤股份开便[2011]。
5、《煤矿防治水规定》。
6、《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7、《平煤股份公司防治煤与瓦斯突出实施办法(试行)》,平煤股份〔2010〕147号。
8、其它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第二章 地面位置及地质情况
第一节 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
己15-12070中间机巷地面相对位置位于。
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见表1。
表1 井上下关系对照表
采区 己采区 工程名称 己15-12070中间机巷地面标高 +~+m 井下标高 -~-m 地面的相对位置 井下相对位置及四邻采掘情况 邻近采掘情况对掘进巷道的影响 己15-12070中间机巷因施工穿层钻孔对其顶板和两帮有一定影响第二节 煤层赋存特征
煤层倾角变化较大,一般在~1。
1、煤层赋存特征见表。
2、煤层顶底板情况见表。
3、综合柱状图见表。
表 煤层特征情况表
指 标 单 位 参 数 备 注 煤层厚度(最大~最小/平均) m ~/3.2 煤层倾角(最大~最小/平均) (°) ~/8 煤层硬度 f 0.~0. 煤层层理(发育程度) 较为发育 煤层节理(发育程度) 较为发育 自然发火期 d 自燃煤层 绝对瓦斯涌出量 m3·min-1 相对瓦斯涌出量 m3·t-1 煤尘爆炸指数 (%) 19.19~22.47 地 温 ℃ 39.70~50.57 二级高温区 表 煤层顶底板情况表 岩石类型 硬度 厚度(m) 岩性 顶 板 基本顶 6 22.5~41.4 灰色、块状结构,以石英为主,裂隙发育,分选中等,富含云母片,具交错层理。 直接顶 1~3.5 3.0~4.8 灰色,块状结构,镜面发育,具波状层理。 伪顶 1 0.5~1.0 灰色、致密、细腻,块状结构,性脆。 底 板 直接底 2~3 3.2~5.8 灰色,块状结构,镜面发育,较破碎。 老底 5 8.5-12.0 深灰色、块状、隐晶质结构,含动物化石碎屑,上部有一层厚0.3m煤线。
第三节 地质构造
己15-12070中间机巷沿已组煤层顶板施工,掘进期间,主要受矿山静压力影响。根据己15-12070中间机巷抽放巷揭露地质构造情况分析,预测己15-12070中间机巷大型地质构造较少,但小型构造较为发育。预计断层附近煤层有一定变化,顶板破碎,对防治瓦斯和顶板管理造成较大影响,需加强瓦斯和顶板管理。地质构造见表。
表 断层情况表
断层
名称 走向(度) 倾角(度) 性质 落差(m) 对掘进的影响程度 1 135 45 正断层 有一定影响 2 195 105 正断层 有一定影响 3 237 147 正断层 有一定影响 4 340 250 正断层 有一定影响 5 50 320 正断层 有一定影响 6 40 310 正断层 有一定影响 第四节 水文地质
第三章 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
第一节 巷道布置
己15-120巷的开口位置(开口巷道中心)位于己15-120巷采用锚杆、锚索、W钢带联合支护4600×3000mm。
附开口位置示意图3
第二节 矿压观测
1己15-120
2、观测内容:顶底板相对移近量及两帮相对移近量。
3、观测方法:巷道从开口起设置观测点,交岔点处各设置1个,并作为重点观测区域。从开口处往里每隔50m设一个测站并进行日常顶板离层监测,在两组顶板离层指示仪中间设置测站并采用十字测点法进行底板及两帮变形相对位移量监测。每个观测点设置一个观测断面,并记录好初始观测值,初期(建立后一个月内)每天观测一次,巷道压力稳定后,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工程测量管理流程培训汇编.pptx
- 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汇编.docx
- 工程测量实习指导书(全)汇编.doc
- 工程特点、监理工作的重点与难点分析及监理对策汇编.docx
- 工程电力工程专项施工方案汇编.doc
- 工程监理深基坑支护标准格式监理细则汇编.doc
- 工程竣工资料监理审查报告汇编.doc
- 工程电磁场复习题汇编.doc
- 工程竣工验收自评报告汇编.doc
- 综合实践活动—地震防护选编.ppt
- 《GB/T 32879-2025电动汽车更换用电池箱连接器》.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21649.2-2025粒度分析 图像分析法 第2部分: 动态图像分析法.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20899.9-2025金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9部分:碳量的测定.pdf
- 《GB/T 20899.9-2025金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9部分:碳量的测定》.pdf
- GB/T 20899.9-2025金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9部分:碳量的测定.pdf
- 《GB/T 33820-2025金属材料 延性试验 多孔状和蜂窝状金属高速压缩试验方法》.pdf
- GB/T 33820-2025金属材料 延性试验 多孔状和蜂窝状金属高速压缩试验方法.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33820-2025金属材料 延性试验 多孔状和蜂窝状金属高速压缩试验方法.pdf
- GB/T 45910-2025信息技术 生物特征识别模板保护方案的性能测试.pdf
- 《GB/T 45910-2025信息技术 生物特征识别模板保护方案的性能测试》.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