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西省宜春中学2012年九年级语文课外古诗词经典阅读训练题大集训(word版含答案)
立春偶成
[宋]张栻
律回①岁晚②冰霜少,
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
东风吹水绿参差③ 。
[注释] ①律回:即大地回春的意思。②岁晚:写这首诗时的立春是在年前,民间称作内春,所以叫岁晚。③参差:不齐的样子。
1.诗中写实的诗句是( )
A、律回岁晚冰霜少 B、春到人间草木知
C、便觉眼前生意满 D、东风吹水绿参差
2.下面对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人紧紧把握住立春这一节气,真实地描绘了春到人间的动人情景。
B. 从“草木知”到“生意满”,诗人在作品中富有层次地再现了大自然的这一变化过程。
C. “便觉”写出了诗人因春回大地而无比喜悦的心情。
D. 此诗流露出了感叹时光流逝的淡淡忧愁。
1.A
2.D
[赏析]
“草木”泛指一切能受到季节变化影响的事物,如动植物、水、山等等。“春到人间草木知”这句运还用了拟人的手法:开春草木最先发芽,故说它们首先知道春到人间的消息。“眼前生意满”是说处处生机勃勃。最后一句通过春风吹水这种具体物象来表现“生意”。[4]
立春是一年之始。诗人紧紧把握住这一感受,真实地描绘了春到人间的动人情景。冰化雪消,草木滋生,开始透露出春的信息。于是,眼前顿时豁然开朗,到处呈现出一片生意盎然的景象;那碧波荡漾的春水,也充满着无穷无尽的活力。从“草木知”到“生意满”,诗人在作品中富有层次地再现了大自然的这一变化过程,洋溢着饱满的生活激情。
早秋山居
[唐]温庭筠
山近觉寒早,草堂霜气晴。
树凋窗有日,池满水无声。
果落见猿过,叶干闻鹿行。
素琴机虑静,空伴夜泉清。
1.诗中所描写的景象不能体现“早秋”之“秋”的一项是( )
A.霜气 B.树凋 C.果落 D.泉清
2.对这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首联调动触觉和视觉来描写早寒和霜晴以传达诗人早秋山居的生活感觉。
B. 颔联描写了阳光照进窗户,一池安静的秋水的景象。
C. 第三联用以动衬静的写作手法来体现山居环境的寥落寂静。
D.最后一联主要抒发了诗人独居山中百无聊赖的空虚寂寞之情。
1.D
2.D
[鉴赏]
此诗是借对山居气候景物的描写,反映诗人恬澹自适的心境,而以早秋为一篇着色重点。
秋天刚到,山家便觉爽气袭人。报晴的霜讯,也从每天凌晨得知,这就是“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的山居气候特征。首联以早寒和霜晴写山居早秋的生活感觉,有空中作画之妙。颔联拈出“树凋窗有日,池满水无声”人们常见的景物,写成妙手偶得的佳句,可见诗人静观事物,善于摄取的艺术本领。即哥德所说:“诗人的本领,在于他有足够的智慧,能从惯见的事物中看出引人入胜的侧面。”(《歌德对话录》)前半两联是对山居早秋特有的气候和景物作了客观描写,为下面两联的主观反应作铺衬。交代了气候和景物的变迁,颈联便就眼前户外闻见的动物行动作出主观的判断。“果落”、“ 叶干”都是秋天山中的实景,而从果落可推见到猿过,叶干闻知鹿行,可见这儿山深人少,猿鹿才会从容大胆地昼夜出来觅食,山居环境的寥落寂静,便可了然。用的正是前人“鸟鸣山更幽”的以动衬静的写作手法。由此引发居静自乐的闲适心情。尾联抒写在如此幽静绝尘的山林里,诗人手弄素琴,随着琴曲的旋律,满怀的私心杂念完全平静下来,这时透明的心境,伴随户外夜泉的清音,进入一种纯净空明的理想境界,深深领略到早秋山居清心旷怀的恬泊情趣。主观情志和客观自然融为一体,不但净化了诗人的心灵,同时也使读者接受一次山水自然的陶冶。[
山中与幽人对酌
李 白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7.诗中“幽人”指的是( )(2分)
A.李白的影子 B.幽谷的主人
C.幽雅的女人 D.隐居的高士
8.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首句“两人对酌” 、盛开的“山花”更加增添了两人喝酒的气氛。
B.次句“一杯”三次反复,不但写饮酒之多,而且极写难过之至。
C.后两句明白如话(几乎用陶潜的原话),表现出一种天真超脱的风度。
D.全诗不迁就声音格律,语言上又有飞扬的气魄,有古代歌行的风格。
7.D
8.B
(2012年上海市)
天净沙·秋
白 朴
孤村落日残霞,
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
白草红叶黄花。
?
7.下列与本曲描述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___(2分)[来源:学科网]
A.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B.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C.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D.乱花渐彼迷人眼,浅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江苏省2014届高3数学1轮复习考试试题精选分类汇编5:2次函数.doc
- 江苏省2016年度中职生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考试大纲.docx
- 江苏省6合高级中学高2历史(必修3)测试卷.doc
- 江苏省2012年专转本计算机基础(2年级)真题附答案.doc
- 江苏省2014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模拟试卷2.doc
- 江苏省一般 高中数学课程改革实施指教建议.doc
- 江苏省一般 高中数学课程基准教学要求.doc
- 江苏省一般 高中英语课程基准教学要求.doc
- 江苏省东台中学11—12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
- 江苏省东台市2013—201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阶段检测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 江西省师大附中2011届高三十月月考试题(语文).doc
- 江西省山东省2012年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冲刺试题和答案卷三(共五套).doc
- 江西省安福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考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试题(课改班.doc
- 江西省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机考真题和答案4.doc
- 江西省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机考真题和答案三.doc
- 江西省瑞金市2014高考英语阅读理解及完形填空训练.doc
- 江西省自学考试综合改革试点本科专业的计划定稿.doc
- 江西省赣州市会昌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2次月考数学(理)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
- 江西省赣州市会昌中学2014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2次月考试题.doc
- 江西省重点中学2006届第1学期高三数学期中试卷(文).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