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律师承办担保业务专题研究课件汇编
主讲人:徐艳
2016-2-4
律师担保业务专题研究课件
一、涉及担保的法律、法规规定及相关批复
二、担保方式
三、无效的担保行为
四、律师从事担保业务应当注意的问题
五、强制执行效力公正债权文书的相关法律问题
一、担保业务涉及的法律、法规规定
1、《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89条
4、《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四编 (担保物权)第170条—240条
5、《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69条 第115条
6、《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15条、第16条、第122条、第149条
7、《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第31条、第68条、
8、《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77、178、196、197条
9、《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31、37、51、69、75、82、87、 92、100、101、108、109、110、124、132条
10 、相关批复及地方性文件
二、担保方式
(1)保证人的资格、
范围
(2)保证方式
(3)保证期间
1、保证
(1) 可以作为保证人的范围:具有代为清偿债务能力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公民,可以作为保证人。(《担保法》第7条)
其他组织:独资企业、合伙企业、联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社会团体、乡镇、街道、村办企业。(《担保法》司法解释第15条)
禁止作为保证人的范围及例外:
保证方式
一般保证
连带责任保证
实践中常见的一般保证的形式
一般保证人的先诉抗辩权
先诉抗辩权的丧失
(2)
一般保证人享有先诉抗辩权
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为一般保证。
一般保证的保证人在主合同纠纷未经审判或者仲裁,并就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不能履行债务前,对债权人可以拒绝承担保证责任(《担保法》第17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证人不得行使前款规定的权利:
先诉抗辩权的丧失:
保
证
期
间
主合同对主债务履行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保证期间自债权人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的宽限期届满之日起计算。(《担保法》解释33条)
保证期间:可约定,约定优先,法定期间6个月。
一般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
在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和前款规定的保证期间,债权人未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债权人已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保证期间适用诉讼时效中断的规定。(《担保法》25条)
连带责任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债权人有权自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内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
在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和前款规定的保证期间,债权人未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担保法》26条)
保证期间不因任何事由发生中断、中止、延长的法律后果。(《担保法》解释31条)
保证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早于或者等于主债务履行期限的,视为没有约定,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 保证合同约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直至主债务本息还清时为止等类似内容的,视为约定不明,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二年。(《担保法》解释32条)
(3)
保证期间与保证债务诉讼时效如何区别?
以及各自的起算点?
保证债务诉讼时效的起算点:
A点为主债务履行期间届满之时,保证期间届满的时间点为C点,债权人在B时间点要求承担保证责任。保证期间、保证债务的诉讼时效的有关问题可以表述为:
1、AC之间的期限就是保证期间,如果债权人没有按AC之间的期限中要求承担保证责任(要求承担保证责任的方式,在一般保证中表现为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在连带责任保证中表现为向保证人要求承担保证责任。),则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
2、由于保证期间为除斥期间,因此在AC时间段内不适用诉讼时效的中止和中断。这是一个不变期间。AC之间的期限长度取决于当事人的约定或者法律的有关规定。需要注意的是,《担保法》第25条第2款规定保证期间不适用诉讼时效的中止和延长,但适用诉讼时效的中断。根据《担保法司法解释》的规定确定保证期间。
3、保证债务的诉讼时效起算点因为保证性质的不同而有不同(在一般保证,从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判决或者仲裁裁决生效之日起,开始计算保证债务的诉讼时效;在连带责任保证,从债权人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之日起,开始计算保证债务的诉讼时效。)表现在图示中,保证债务的诉讼时效起算点为B点,而非C点。一旦保证债务的诉讼时效开始计算,则保证期间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