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微生物与免疫学复习重点汇编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提纲绪论1、免疫学的基本概念机体对再次感染具有的抵抗力称为免疫,即免除瘟疫。免疫是指机体对“自身”与“非己”的识别、应答过程中所产生的生物学效应的总和。2、免疫学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事件和人物抗原1、抗原的概念和分类概念:凡能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抗体或效应淋巴细胞)在体内或体外作特异性结合的物质。分类:1、根据抗原的基本性能:完全抗原如细菌、病毒、血清、大多数蛋白质。半抗原如大多数多糖、某些药物,与载体结合后可成为完全抗原。2、根据抗原与机体的亲缘关系分类?异种抗原:?同种异型抗原:?自身抗原:隐蔽抗原;自身抗原结构改变?异嗜性抗原:3、按抗原激活B细胞产生抗体是否需要T细胞辅助分类TD-Ag胸腺依赖性抗原(病原微生物、血细胞、血清、细菌)TI-Ag非胸腺依赖性抗原(细菌的细胞壁成分)4、其它分类蛋白质抗原,多糖抗原,核蛋白抗原,天然抗原,人工抗原,合成抗原,内源性抗原,外源性抗原2、抗原决定簇的概念及意义是抗原物质分子表面或其他部位,具有一定组成和结构的特殊化学基团,能与其相应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结构。结构已经确定的抗原决定簇称为抗原表位。抗原决定簇。作用在B细胞上,并可与对应体的Fab段结合。分类:(1)构象表位:由空间构象形成的决定簇,也称非连续表位线性表位:序列相连续的氨基酸肽片段构成的决定簇,也称线性决定簇(2)T、B细胞表位:根据TCR和BCR对表位识别的不同3、构成抗原免疫原性的条件抗原的理化性质抗原与机体相互作用4、抗原的特异性与交叉反应抗原特异性:指抗原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与免疫应答产物发生专一结合的特性。交叉反应:抗体与具有相同或相似决定簇的不同抗原之间出现的反应。5、典型的抗原物质脂多糖LPS(内霉素),病毒性抗原,外毒素、类毒素,异种血清,异嗜性抗原,肿瘤抗原,自身抗原(隐蔽的自身抗原:如精子、眼晶体蛋白、脑组织等。修饰的自身抗原:如变异的IgG)免疫球蛋白1、免疫球蛋白和抗体的概念免疫球蛋白: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抗体:指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成浆细胞所产生的糖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清等体液中,通过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体液免疫功能。2、五种免疫球蛋白的结构(IgA,G,M,E,D)及其特性和生物学功能3、免疫球蛋白的酶解及酶解片段的功能(1)Fab(抗原结合蛋白)组成:一条完整的L链和一条H链N端1/2 L + (VH+CH1)L + (VH+CH1)功能:结合抗原。抗原结合价=1(单价)(2)Fc(可结晶片段)组成:二条H链C端1/2(即CH2+CH3,包括铰链区)功能:通过胎盘,激活补体,结合细胞,具有Ig的免疫原性。具有Ig的免疫原性。(3)F(ab’)2:由两个Fab片段加铰链区组成,抗原结合价=2。*调理作用(opsonization):指抗体的Fab段与颗粒性抗原结合,Fc段与吞噬细胞表面的Fc受体结合,从而促进吞噬细胞对抗原的吞噬作用。* ADCC:指表达Fc受体的杀伤细胞(如NK细胞),通过识别抗体(IgG)的Fc段直接杀伤被抗体包被的靶细胞(细菌或肿瘤细胞)。*PcAb:多克隆抗体 McAb:单克隆抗体补体1、补体的概念及特性概念:人体和动物血清中的一组与免疫功能有关,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是抗体发挥溶细胞作用的补充条件,称为补体。特性:1. 主要产生细胞为肝细胞和巨噬细胞;2. 补体的基因表达有组织特异性。3. 补体生物合成受多种因素调节。4. 补体代谢极快。2、C1的结构C1q为18条肽链组成的胶原蛋白样分子,3条肽链一组形成6个亚单位。C1r,C1s均为单链血清蛋白酶。*在钙镁离子参与下,一分子C1q与2分子C1r和2分子C1s形成复合物。3、补体激活三条途径的异同(激活物、参与的补体分子、各种转化酶,以及生物学作用)补体三条激活途径的比较比较项目经典途径MBL途径旁路途径主要激活物Ag-Ab病原体甘露糖细菌脂多糖参与成分C1-9 C2-9 MBL、SP、C4、B、D、P因子C3、C5-9C3转化酶C4b2bC4b2bC3bBbC5转化酶C4b2b3bC4b2b4bC3bnBb作用在抗体形成后发挥作用,参与特异性免疫应答在感染早期即发挥作用,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在感染早期即发挥作用,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应答(1)经典途径识别阶段:Ag-Ab复合物 C1q C1r活化C1s 活化活化阶段:C1s依次酶解C4、C2,形成具有酶活性的C3转化酶,后者酶解C3并形成C5转化酶。膜攻击阶段:膜攻击复合体,C5b-C6,7,8,9n 形成。(2)MBL途径MBL+细菌的甘露糖残基→构型改变,+丝氨酸蛋白酶SP→MBL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红旗杯”竞赛总题库-4班组长计划管理能力考试题库(附答案).docx VIP
- 物业管理实务练习题物业的承接查验(三).pdf VIP
- 食品配送行业货物运输质量保障措施.docx VIP
- 2025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培训考试试卷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地下室金刚砂地坪施工方案.docx VIP
- 2025年公安局警务辅助人员招聘考试笔试试题(附答案).docx VIP
- “红旗杯”竞赛总题库-2班组长成本绩效管理能力考试题库(附答案).docx VIP
- 轨道交通收益权质押价值评估研究--以xx市地铁x号线为例.pdf VIP
- 5. 国威人工智能产业学院建设方案V1.5.pdf VIP
- 中国AIGC应用全景图谱报告.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