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生态:科学问题与实验设计汇编.pptxVIP

微生物生态:科学问题与实验设计汇编.pptx

  1.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微生物生态:科学问题与实验设计汇编

微生物生态:科学问题与实验设计 束 文 圣 致谢 周集中 李筱婧 陈永健 束浩月 邝嘉良 花正双 Institute for Environmental Genomics,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and Plant Biology, University of Oklahoma, Norman, OK 73019 Microbial Ecology in Genomics Era: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Zhongshan University, Guangzhou, November 5, 2015. Jizhong (Joe) Zhou jzhou@; 405-325-6073 School of Environment,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Earth Science Division, Lawrence Berkeley Laboratory, Berkeley, CA 共同关心的问题 采样量(体积、重量) 测序深度 多少样品 是否重复 是否混样 16S测序策略 宏基因组与GeoChip 16S与PICRUSt分析 数据分析 回答这些问题的根本:科学问题 专 业:生态学 答辩人:李筱婧 导 师:黄立南 教授 中山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答辩 采样量与估算方法 对细菌物种丰富度估算的影响 研究背景 微生物个体数目巨大,多样性极高,占据了地球生物多样性的绝大部分 (Whitman et al., 1998 ;Torsvik et al., 2002); 微生物的物种丰富度与组成一定程度上决定微生物群落功能(Bell et al., 2005),并在地球生物化学循环中扮演核心角色 (Prosser et al., 2007); 不同丰度水平的物种对细菌群落水平的多样性有着不同程度的贡献,且在微生物群落中有着不同的角色和功能 (Shade Handelsman, 2011; Campbell et al., 2011)。 材料与方法 1 2 3 4 5 6 7 提取DNA qPCR 验证 采样 样品准备 数据分析 采样 采样地:广东大宝山矿区多金属矿 采样时间:2014年9月25-26日 采样水量:1 ml、5 ml、10 ml、50 ml、100 ml、500 ml、1 L、5 L和10 L等9个水平(每个水平10个重复) 采样操作: 1 原位收集微生物细胞 2 原位测定温度、pH值、溶氧值和Eh值 3 保存适量水样用于细胞计数和理化测定 采样量的影响 采样量的影响(测序量100000) 物种丰富度与组成 测序量的影响 测序 深度 1000 10000 100000 门 10 major - 92.1% 7.9% unassigned 13 major - 89.4% 9.1% unassigned 23 major- 90.3% 9.6% unassigned 纲 15 23 34 目 25 42 68 科 26 51 115 属 19 71% unassigned 53 76% unassigned 304 76% unassigned OTUs 151~254 537~902 1632~2432 测序量的影响 物种丰富度与组成 表3-1 不同测序量间AMD细菌群落的物种组成分布 测序量的影响(500ml样品) 常见种和稀有种的覆盖度 97% cutoff Three runs of MiSeq OTU Overlaps among Three Tags with MiSeq 54 soil samples Same DNAs from each sample amplified and sequenced by three tags 10,000 sequences per technical replicate 15% of overlap for was observed for identical communities This is similar to pyrosequencing, indicating that this artifact is sequencing-technology dependent 15 Effects of Sequencing Effort on OTU Overlaps: never reach 100% Uclust UPARSE Deep sequencing to 16M reads per sample OTU overlap increases with sequencing depth, but with saturation at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