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地雷达在隧道超前预报的应用汇编.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探地雷达在隧道超前预报的应用汇编

探地雷达在隧道超前预报的应用 刘晓舟2,孙 乔1,刘 鹏1,白慧仁1 (1.辽宁省复杂结构系统灾害预测与防治实验室,大连,中国 2.冻土工程寒区旱区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II.GPR工作原理 简介:探地雷达是在近些年得到发展和应用的技术,其通过向介质发射宽频和低频电子脉冲进行无损检测。宽带高频电磁波发射到地表以下后,当遇到不同介电常数的介质时,在该介质的表面会发生反射、传播、折射,并将反射后的电磁波信号传输到地表。 两种介质的介电常数相差越大,电磁波反射的能量就越强,雷达天线接收到的反射回来的信号也就越强。反射回去的电磁继续移动,可以被雷达主机通过信号处理技术形成整个截面的扫描图III.导电介质的特性 对于GPR检测来说,介质的导电特性非常重要,介电常数ε和电导率μ是最重要的两个指标。前者影响电磁波的探测深度,在电导率一定的情况下,后者影响电磁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所谓电性分界面 图2 电磁波在不同介质中的反射 电导率的定义及影响:电导率是表征介质传导电流能力的物理量(或者是电荷在介质中流动的难易程度),电导率决定了电磁波在在介质中传播的深度。例如,电荷在金属板和水中移动更容易移动,所以金属板和水的电导率就高;电荷在岩石和 干燥的土中不能自由移动,所以其电导率就低。雷达波在介质中的探测深度与介质的电导率有关,探测深度和电导率成反比(金属的穿透深度为0)。探测深度与电导率的关系如图3所示。另外,对于土壤和其他介质,电导率与土壤含水率的关系如图4所示。 图3 探测深度与电导率的关系 图4 电导率与土壤含水率的关系 III.介电常数的定义及影响 介电常数决定电磁波在两个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指在两个介质接触面间),也决定了电磁波在介质中的覆盖区域。因此,对于地质勘探,水分对这两个参数的影响显著。表格1中,列举了一些常见介质的介电常数、导电性和电磁波的传播速度。 介 质 导 电 性 s/m 介 电 常 数 电磁波传播速度m/μs 空气 0 1 300 干燥白土 0.1-1 2-6 212-122 湿粘土 0.1-1 5-40 134-47 干混凝土 0.001-0.01 4-40 150-47 湿混凝土 0.01-0.1 10-20 95-67 淡水 10-6-0.01 81 33 淡水冰 10-4-10-3 4 150 干挂花岗岩 10-8-10-6 5 134 湿花岗岩 0.001-0.01 7 113 干燥石灰石 10-8-10-6 7 113 湿石灰石 0.01-0.1 8 106 永久冻土 10-5-0.01 4-8 150-106 干盐晶 10-4-0.01 4-7 150-113 干砂 10-7-0.001 2-6 212-122 湿砂 0.001-0.01 10-30 95-54 干砂岩 10-6-10-5 2-5 212-134 湿砂岩 10-4-0.01 5-10 134-95 海水 100 81 33 海冰 0.01-0.1 4-8 150-106 干燥页岩 0.001-0.01 4-9 150-100 饱和页岩 0.001-0.1 9-16 100-75 干燥粘性土 0.01-0.1 4-10 150-95 湿粘性土 0.001-1 10-30 95-54 干砂质土 10-4-0.01 4-10 150-95 湿砂质土 0.01-0.1 10-30 95-54 V.GPR在超前预报中的应用 在水工隧道施工过程中,由于前面的地质条件未知,施工过程经常发生如滑坡、泥石流、大量水渗入等地质灾害。为了寻找一个简单实用的方法对隧道前面未知的地质情况进行预报,国内外的建筑部门都做出了很大努力。目前,流行的隧道超前预报方法包括GPR预测、TSP地质超前预报技术、水平钻井预测和地质素描探地雷达天线的测线布局 全断面开挖法 台阶开挖法 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 双侧壁导坑法液压隧道地质预报的测线布局建设部门委托瑞典地质公司RAMAC/GPR CUII型偶极子天线间距0.5米键盘触发点测试模式50~250ns范围内存在两个频率低、振幅高的连续相位轴带和许多强反射波,初步判定这些波来自断裂带;在120ns处,在图7(a)中的红色圆圈内,存在一个被强反射波分离的不连续的圆弧轴带,在深色位置存在许多反射波。同时,在钻孔后发现该位置是一个溶洞的顶部,初步判定此位置为溶洞。 从图7(b)中可以看出,在70~1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