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鉴赏三“懂”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于树泉课件.pptVIP

詩歌鉴赏三“懂”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于树泉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詩歌鉴赏三“懂”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于树泉课件

1、懂密码 密码1——题目 阅读唐代诗人刘叉的两首诗,完成(1)(2)题 偶书 姚秀才爱予小剑因赠 日出扶桑一丈高, 一条古时水, 人间万事细如毛。 向我手心流。 野夫怒见不平处, 临别泻赠君, 磨损胸中万古刀。 勿薄细碎仇。 (1)填空:两首诗都运用了比喻。《偶书》中,诗人以胸中“磨损”的刀比喻(1分) 答:受到压抑的正义感。 《姚秀才爱予小剑因赠》则是(2分) 答:以流水比喻古代流传下来的宝剑 (2)诗人赠与姚秀才的只是一柄熠熠闪光的宝剑吗?结合诗句,说说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赠剑同时赠言(1分)。 “勿薄细碎仇”一句,表达了作者不希望用此剑做无谓的争斗,不要用于报个人的小仇小怨(2分),而应该用于伸张正义、建功立业上。 (1分) (1)两首诗中的“掩”和“熏满”历来为人称道,选择一处,结合全诗简要赏析。(2分) 选择分析“掩”: 参考答案: “掩”用了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枫与孤松红绿掩映之美。 例: “掩”字用得妙。 作者运用拟人手法,赋予秋天的枫树以人的情态——它的红色被作者想象成酒醉的表现。“掩”字生动而富于感情地展现了枫树被孤松遮掩的姿态和色彩,使全诗更加活泼;同时引发读者想象,使之有身临其境之感。 (2分) 选择分析“熏满”: 参考答案: “熏满”用夸张的手法,极写花开之盛,花香之浓,传播之远。 例1:“熏满”用夸张的手法,写出花香弥漫了千村万落,说明花香传播的范围极广,从而突出了花的香味非常浓,也突出了花开得极好。让读者身临其境,仿佛也闻到了花香,也联想到了花的婀娜。 (2分)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意象 技巧 菊愁兰泣 拟人(移情) 燕子双飞 反衬(衬托) 罗幕清寒 融情(烘托) 明月不谙 反衬(拟人) 斜光到晓 暗示(婉曲) 病例4 在词的上阕中,诗人重点描绘了一幅凄凉的深秋晚景,燕子双飞去,与诗人的境况相对比,园中的菊花也随之愁泣,只有明月不知道离恨之苦,依然明亮,无不表现营造一种离恨之苦,产生悲凉的氛围。 病因之四:错评技巧 不懂匠心 0分 * * 诗歌鉴赏三“懂” 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于树泉 1、懂密码 ——理解内容 2、懂审题 ——明确指向 3、懂表达 ——准确表述 密码2.注释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2)题。 庆庵寺桃花 [南宋]谢枋得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注] 谢枋得,南宋人,宋亡后,仍以江东提刑、江西招谕使知信州的身份抗击元兵,兵败后潜入山中,隐居达十二年之久,拒不出仕。后被强迫北行,至元都燕京,绝食而死。此诗即写于隐居期间。 请分析这首诗的妙处 : 诗人巧用典故,借桃花引出桃源故事,用庆庵寺代桃花源;用“避秦”来写“避元”;用“怕有渔郎来问津”来曲折地表达自己的决意绝世之志;在短短的四句诗中,融入了丰富的内涵。全诗读来含蓄蕴藉,耐人品味,一个绝不与元统治者合作的隐士形象跃然纸上。 密码3、诗眼 咸阳①城西楼晚眺 许 浑②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注]①咸阳:秦汉两代的故都。②许浑:晚唐诗人。 《咸阳城西楼晚眺》是千古名篇,第二、三两联更是为人称道,请结合诗句的具体内容,从景物描绘与情感表达的角度分析其妙处。 病例: 溪云刚刚浮起,太阳却沉下西山,一个“沉”字,使人的眼前浮现出一幅日落西山的美景。山中的雨就要落下来了,金风灌满了小楼,一个“满”字让人顿感秋天的凉爽之意。鸟儿飞下绿芜点缀着夕阳中秦苑的美景

文档评论(0)

12345543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