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公共卫生现场调查与处理 ;主要内容;一、基本概念;一、基本概念(1);一、基本概念(2);一、基本概念(3);在实际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某项防控措施的效果究竟如何?
如某种预防接种、某项消毒措拖、早期隔离等措施的效果如何?
都需要给以科学的总结和考核,以便推广确实有效的措施,抛弃那些确实无效的措施。
- - -“循证医学”
这些防控措施的效果也要求通过深入细致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来确定。;一、基本概念(4);一、基本概念(5);流行病学调查
是查明疾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的一切现象
客观存在的事实,如疾病发生的地点、时间、人群组
以及其他发生疾病流行的条件
是认识疾病流行规律的感性阶段;流行病学分析
将流行病学调查所获得的疾病在人群中存在的客观事实,全面地进行比较分析
找出流行过程的规律性
根据客观材料正确地解释这些规律(相当于临床对单个病人的诊断)
提出正确的防制对策及措施(相当于临床对单个病人的治疗方案)。
整个过程即由感性认识阶段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又转过来防治疾病的实践服务
;一、基本概念(6);二、个案调查;二、个案调查(1);调查目的
是什么病?怎样传染的?
传染过程发生在本地还是外地?在患者家中、同院和有关单位?
还有哪些人有潜在发病的危险?
采取紧急措施。如病人隔离、消毒、接触者检疫以及宣教等,以防止或减少类似病人发生,控制疫情发展。
;案例一;尸检时他发现尸体肌肉里有许多旋毛虫,即到该旅馆调查。
得知该旅店老板娘与该服务员差不多同时发病,老板和屠宰者后来也同样发病。
且就在前一年12月21日该店自己屠宰了一头猪。
从剩下的猪肉取样,发现该肉里有许多有包囊的猪旋毛虫
后来他根据事实得出结论:那些患者都是因为吃过旋毛虫感染猪肉发病的。
他的功绩是从对发病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开始的。;案例二;防疫站和北医大流行病学教研室医师调查发现:
患者所居住胡同的居民曾自行屠宰过一只来自远处的羊。
居民自行剥皮和分割肉块,烹制过程中“生熟不分”;
暴露时间与发病日期之间正符合布鲁氏菌病的一个潜伏期(14天)。
血清学反复试验结果符合布病的诊断。
后来又有另两名患者也属类似情况。
表明了流行病学个案调查的作用及实际意义。
;一般要求散发传染病(尤其是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病例都要作个案调查
但,有时病家调查对分辨疾病的临床型(如炭疽、鼠疫)和鉴别系本地发生或外地传入(如斑疹伤寒等)有实际流行病学意义
病家调查实际上是流行病学调查中的横断面调查在现场的应用。;二、个案调查(2);确定疫源地的范围
根据发病日期确定病人排出病原体的时间(传染期)
确定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及范围
确定受染的健康人群
确定疫源地的范围
根据传染病病种及该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需要消毒及消毒的范围
;例一;例二;登记接触者名单
接触者指与病原体有接触可能受到感染的人
个案调查时应将他们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址等登记
以便对他们进行各种预防措施及随访。;对传染源采取措施
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传染病报告进行疫源地调查时,由患者排出的病原体往往已经有了传播的机会,既使立即采取各种预防措施,接触者中仍可能发生病例(二代病例)。 ;对接触者随访
目的:及时发现他们中间的新病例,防止由这些病例再引起传播。
期限:随访应至接触者与病例末次接触时算起的该病最长潜伏期止。
当无新病例出现时,可认为此病例引起的疫源地已不再存在。
;并不是所有的传染病都需要登记接触者
血吸虫病、钩虫病、钩体病、乙脑等,因这些疾病不直接由患者传给接触者
感染者多数呈隐性感染时,即或在接触者中造成了传染,仍不易被察觉,因此对这类传染病接触者随访的意义相对较小,如脊灰、乙脑等。
;查明本疫源地内促进或抑制本病传播、蔓延的条件
包括自然的和社会的因素
以便采取相应措施控制与消灭疫源地。;追溯病例的传染来源
根据该患者的发病日期,倒推一个该病的潜伏期,调查患者有无与该痛传染源的接触史。
如3月25日发生一例伤寒,伤寒的潜伏期为3~42天,常见12~14天,调查时就追查此病例2月12日至3月22日间,重点是3月12日前后的接触史及活动情况,推测可能的受染机会。;当怀疑某人可能为此病例的传染源时,还可调查此人的其他接触者中有无类似病状或疾病。
当其他接触者中也有相同疾病时,增加了此人为传染源的可能性
如SARS;当某病的传染源多数表现有临床症状(显性感染为主)时,追溯传染源较易查到明确的对象或暴露机会,如麻疹
但如该病的感染者中有不少非典型或隐性感染者存在时,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或乙型脑炎,追溯传染源往往得不到结果。;当患者与其传染源有过接触时,调查较易查明,例如由密切接触造成的伤寒病例
但通过水、食物或其他因素传播时,患者与其传染源可无直接联系,追查传染源就不易获得结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