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门关口隧道金牛峡段明挖施工技术研究.doc

剑门关口隧道金牛峡段明挖施工技术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剑门关口隧道金牛峡段明挖施工技术研究.doc

剑门关口隧道金牛峡段明挖施工技术研究 摘要:文章对剑门关口隧道金牛峡段明挖施工方案、施工工艺与顺序、施工中的安全控制原则以及塌方与变形处理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分析得出的经验有:监控量测在该隧道大变形和塌方治理中发挥了比较明显的作用;超前管棚的使用在隧道浅埋偏压段的施工地段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重视临时仰拱在工程抢险中的作用;运用地质雷达从浅埋段地表向下进行地质超前预报等。   关键词:剑门关口隧道;金牛峡段;明挖施工;塌方治理   一、工程概况   根据设计提供的地质资料:钻探揭示金牛峡基岩裂隙与隧道贯通,裂隙又与峡谷水连通,其含水量较丰富,隧道施工时,可能出现突水和涌水现象,危及施工安全。隧道涌水量按地下水迳流模数法进行水文估算,隧道进口至金牛峡的渗透系数采用K=0.05m/d,金牛峡至隧道出口的渗透系数采用K=0.099m/d,计算隧道洞身涌水量600m3/d,金牛峡裂隙发育,隧道洞顶和部分洞身位于第四系覆盖层中,工程地质条件差;施工采用超前地质预报,仔细分析追踪不整合接触面和块石与基岩的分界线,以便指导施工。   本施工方案严格遵守国道108线剑门关口隧道工程《修改设计施工图》意见,依据以上地质情况和现场调查,遵循业主方、设计院的意见,为了确保施工安全,采用明挖施工方案通过金牛峡。   施工重点:考虑该段为峡谷河滩地段,地下水极为丰富,而隧道进口往出口方向为反坡掘进,排水非常困难,如出现大量涌水,难以排除。故决定采用套拱法施工,在该段上部先明挖施作套拱,封闭拱顶涌水,再进行暗挖穿越该地段。   施工难点:钻探揭示金牛峡基岩裂隙与隧道贯通,裂隙又与峡谷水连通,其含水量较丰富,隧道施工时,可能出现突水和涌水现象,危及施工安全。   二、施工工艺与顺序   1.首先对金牛峡明挖断面范围内峡谷两边的危石清除,对不稳定的岩块采用打Φ22的砂浆锚杆、挂Φ8钢筋网、喷混凝土进行加固。   2.修施工便道至金牛峡明挖断面处,里程正对金牛峡与国道108线顺接,用净跨L=3.0m便桥通过剑门河,支墩用浆砌M7.5片石加铁路3.5m旧枕作临时支墩,梁采用P43旧轨双层(上七下九)相扣用轨距拉杆连接,便道顶面宽L≥3.5m,便道长约L=206m,采用泥结碎石路面,用于洞项回填、改沟等施工机械、材料的进入。   3.在枯水其机械设备进入金牛峡,改沟、清除覆盖层、注浆、挖基、做安全套拱。   (1)将紧靠隧道入口方向按图号GDCL8(K0+885处隧顶排洪沟)进行改沟,并将改排洪沟的边帮用小导管注浆进行加固,小导管采用长L=6m,叁排,纵横间距均为1.0m交错布置。   (2)将紧靠隧道出口方向8m范围内隧顶以上覆盖层全部清除,三面放坡并用长L=6m小导管注浆,间距采用0.6m相互交错布置;以稳定砂夹卵石开挖面。   (3)以隧道行车中心线与起拱线交叉为圆点,半径为R=590cm,做一钢筋混凝土安全套拱,套拱长L=17.4m;此项施工应注意的重要细节:   1)套拱的基脚应立于基岩下深度H≥1m内;   2)安全套拱内模采用木模,木模应平整圆顺,严禁有侵限发生。   4.从隧道出口向出碴,金牛峡基岩部分采用2×2m导坑先行逐步扩大掘进,通过金牛峡。   5.按Ⅴ级围岩衬砌进行隧道二衬施工,施做C25钢筋混凝土仰拱、仰供填充、挂环向Φ50纵向Φ100透水软管、挂防水板等,抓紧时间及时进行二衬,通过金牛峡。   6.当二衬混凝土强度满足设计要求后,再进行金牛峡隧道两侧回填,回填完撤除施工便道,恢复金牛峡地表地貌。   7.当隧道继续向前掘进爆破作业时,可对金牛峡二衬部分进行模板防护,或对炮眼适当覆盖。   三、施工中的变形与塌方处理   (一)地表开裂的治理   洞口段地表和边仰坡出现裂纹后,采取以下治理措施:   (1)加强了地表裂缝和下沉的观测;   (2)对洞口右侧仰坡进行锚喷支护,防止裂缝扩大,仰坡失稳;   (3)对地表已开挖土体进行覆盖,并在表面进行了喷射混凝土封闭;   (4)地表拱顶左侧区域进行了回填平衡偏压。   洞身地表出现的贯通裂缝治理:   (1)加强了地表裂缝和下沉的观测;   (2)沿裂缝外侧设置排水沟,防止雨水流入。   (二)套拱和初期支护变形的治理 1 / 1 1 / 1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