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压力注浆及双灰桩综合加固危房地基.doc
压力注浆及双灰桩综合加固危房地基
其综合服务楼,平面形状为“L”形,分甲、乙、丙3 部分:甲为2层和3层,乙为4层,丙为3层,为砖基础和钢筋混凝土条基。投入使用后由于管道渗漏等原因,建筑物产生不均匀沉降,墙体多处出现裂缝,甲向乙倾斜,并压裂墙体。丙开裂较为严重,经质检部门鉴定为危房。建设单位委托勘察,结果如下:①杂填土,层厚1.0~2.60m;②粉土,层厚约6.00m; ③粉土,层厚2.50m;④细砂,未穿透。地基持力层为②层粉土,具湿陷性,总湿陷量21.0~38.5cm.
1、地基加固方案
经过经济和技术分析比较,决定采用水泥注浆与双灰桩综合加固方案。在保证建筑物不产生过大附加变形的条件下,并在短期内产生地基加固效果,消除地基土的湿陷性,扼制建筑物继续开裂,使建筑物安全交付使用。
2、地基加固设计
(1)注浆设计 ①注浆孔布置:沿基础周边,外周边孔距1.0~1.2m,内侧孔距1.2~1.4m,浆液有效扩散半径平均0.6m;②加固深度:自然地面下5.0m;③注浆材料: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和水玻璃,浆液为水泥浆加2%的水玻璃,模数为2.5~3.3,水泥浆水灰比1:1,另加水泥膨胀剂 10%;④注浆压力:初始注浆压力为50Pa,最终注浆压力应大于土自重及附加压力的两倍,确定最终注浆压力500kPa左右。注浆后2h左右再补浆一次;⑤注浆顺序及注浆终止条件:采用先内后外,同排注浆孔采取间隔跳跃式进行注浆。采用定压方法控制,即最终压力一般为500kPa,注浆量一般不少于 0.953立方米/孔。
(2)双灰桩设计 布桩方法是在沉降缝南北两单元和乙部分在东部基础两边打入斜桩,在乙部分外围沿基础外缘打入斜桩。双灰桩采用生石灰加粉煤灰,加入一定量的水泥。体积比为生石灰:粉煤灰:水泥=7:2:1,桩径为350mm,桩长斜入基础下3m,桩间距 0.8~1.0m.
3、地基加固效果
施工过程中及竣工后均进行沉降观测和专门检测,结果表明:①施工后地基强度提高,轻便触探击数有较大提高;孔隙比平均值由注浆前的1.036降为0.917;②施工前最大湿陷量为38.5cm,施工后仅有3.3cm且只有2个土样的湿陷系数大于0.015,但湿陷起始压力较大,平均为125kPa,大于基底压力1l0kPa,可不考虑地基土的湿陷性;③沉降稳定且略有上升,经观测达到方案预定要求。
?
1 / 1
1 /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