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内卡式张拉施工技术.doc

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内卡式张拉施工技术.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内卡式张拉施工技术.doc

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内卡式张拉施工技术 一、前言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由于具有刚度大、耐久性好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预应力钢绞线传统的张拉方法是穿心式张拉,该方法通过国内许多工程的应用实践,其施工工艺较为成熟,施工质量稳定可靠,但钢绞线工作长度较长,原材料浪费较大。本文旨在介绍一种新的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方法,即内卡式张拉方法,该方法可克服传统张拉方法的弱点。通过浙江省内多个工程的现场应用,效果良好,且具有施工工效高、施工简便、施工成本低等特点。 二、工艺原理 (1、预应力2、波纹管3、螺旋筋4、锚垫板5、混凝土构件6、工作锚板7、工作夹片8、限位板9、快换接头10、内卡组件11、穿心套12、活塞13、油缸组件14、大堵头15、定位螺母) 图1内卡式张拉施工工艺原理图 采用内卡式张拉工法,在YDN型内卡式千斤顶安装就位时,混凝土构件端部的预应力钢铰线穿过千斤顶前端的限位板,在千斤顶的腹腔中穿过内卡组件。千斤顶开始工作时,其内卡组件中的工具夹片紧缩,夹牢钢铰线,随着油缸一起向后运动,拉伸钢铰线,为混凝土构件施工应力。其工艺原理见图1。 内卡式张拉技术主要设备为YDN型千斤顶,该千斤顶主要由油缸、活塞、穿心套、后压紧环、后密封板及内卡装置组成。基中活塞为“不动体”,油缸为“运动体”,在油压的作用下,运动体相对于不动体运动,实现千斤顶的张拉和放张。千斤顶的行程设计为200mm。YDN型内卡式千斤顶实物见图2。 图2内卡式千斤顶 内卡式千斤顶在张拉不同的锚具时,配用不同的附件。YDN型内卡式千斤项关键组件为内卡装置,内卡装置由限位套、挡板、压缩弹簧、专用工具夹片、工具锚板、退锚芯头、导向杆、限位板组成。内卡组件在千斤顶腹腔中,这种设计有效地缩短了钢铰线工作长度。 三、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 1工艺流程 预应力钢束张拉主要工艺流程如下: 图3 工艺流程图 2操作要点 (1)工料机准备 锚具、永久夹片、钢绞线等材料各项技术指标经送检均符合技术要求,千斤顶和压力表均已经质量监督部门标定。 对张拉有关人员进行岗前培训,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明确了各工种的职责和施工时的重点、关键之处。现场技术员及工人已明确分工,定岗定责。 (2)构件检查清理 穿束前,应对混凝土构件进行检验,外观和尺寸应符合质量标准要求,混凝土构件的强度和龄期需达到设计的张拉要求;检查锚垫板和孔道的位置,孔道内应畅通,无水分和杂物,锚具、垫板接触处板面上的焊渣、混凝土残渣等要清除干净。 (3)钢铰线下料穿束 钢绞线的下料长度,等于孔道净长加构件两端的预留长度,固定端的预留长度为锚板或锚环的厚度 30mm,采用内卡式张拉的预留长度为30cm。并对每根钢束进行编号,整束穿入,钢绞线应排列理顺,穿束端用柔性材料包裹,沿长度方向每隔3m~4m用铁丝捆扎一道。 (4)工作锚安装 安装锚环、工作夹片,如图4。 千斤顶吊装到位,钢铰线端头安装临时收口套,以方便钢铰线插入内卡式千斤顶工具锚,如图5。 图4安装好锚环、工作夹片 图5钢铰线端头套临时收口套 (5)千斤顶安装 利用电动葫芦将千斤顶推近钢铰线,临时收口套穿进限位板,将千斤顶推向混凝土构件,限位板卡住工作锚,完成张拉前的准备工作。 图6内卡式千斤顶安装 (6)预应力钢束张拉 后张法钢绞线(低松弛)张拉程序:0→初应力→σc(持荷2min锚固)。当工作锚、工作夹片、YDN型内卡式千斤顶安装就位后,接上高压电动油泵,即可开始张拉工作。 张拉时油缸匀速向外运动,同时调节节流阀,保证油压平稳,张拉速度均匀。 当活塞向外均匀走动时,其腹腔内的工具夹片会自动夹紧预应力钢铰线,并随着油缸将预应力钢铰线向外拖动,为混凝土构件施加预应力。工作夹片顺着张拉方向被带出一定距离,直至与限位板接触,但不会被带出工作锚(如图7)。 图7工作夹片张拉动作示意图 当活塞向外伸出行程达到190mm左右或达到设计张拉应力时,停止供油,将节流阀回旋,然后松开卸荷阀,工作锚夹片在预应力筋的回缩带动下自动跟进锚具孔内,使夹片和工作锚板、预应力筋锚固为一体。 如果一次张拉未达到设计所需的应力值,重复以上步骤,直到达到设计应力值为止。 (7)千斤顶退出 关闭卸荷阀,慢慢调节节流阀,控制油缸回程至原位,此时工具锚自动松开,放开钢铰线。在电动葫芦的配合下,人工将千斤顶拉出,完成一次张拉。见图8(下转第48页)(上接第46页)。 1 / 1 1 / 1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