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高阳县2016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汇编.doc

河北省保定市高阳县2016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汇编.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河北省保定市高阳县2016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汇编

总分 核分人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 九年级化学试卷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总分5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答卷前将密封线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 3.答案须用蓝色、黑色钢笔或圆珠笔书写。 题号 一 二 三 四 得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Zn—65 得分 评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在下列的答案框中。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空气的成分中,能供给呼吸的是( ) A.二氧化碳 B.水蒸气 C.氮气 D.氧气 2.保护空气,使天空更蓝。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随意大量燃放鞭炮 B.开发和利用各种清洁能源 C.使用绿色公共交通出行 D.将工业废气处理后再排放 3.下列变化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蜡烛熔化 B.酒精燃烧 C.干冰升华 D.玻璃破碎 4.加碘食盐所含的碘酸钾(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 ) A.+1 B.+3 C.+5 D.+7 5.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6.二甲醚(C2H6O)是一种清洁燃料,能替代柴油作车用能源,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下列有关二甲醚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B.一个分子中含有3个氢分子 C.相对分子质量为46 D.属于化合物 7.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5℃时,a、b的溶解度均为20g B.加水或升温均可使b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溶液 C.30℃时,向100g水中加入20g a,可得120g溶液 D.将30℃时a的饱和溶液降温至15℃,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8.把X、Y、Z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盐酸中,X、Y溶解并有气泡产生,Z不反应,取过量X放入Y(NO3)2和Z(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经检验,滤渣中只有X、Z。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X>Y>Z B.Y>Z>X C.Y>X>Z D.X>Z>Y 9.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 实验目的 操作或所用试剂 A 比较铝和铜的硬度 相互刻画 B 区别食盐水和盐酸 滴加酚酞溶液 C 除去铁粉中混有的银粉 加足量稀盐酸溶解后过滤 D 硬水软化 加肥皂水 10.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图像,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c点所示溶液呈碱性 B.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2SO4和H2SO4 C.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硫酸的烧杯中 D.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得分 评卷人 二、填空题 (本题包括 3小题,共15分) 11.(6分)生活与化学密切相关。 (1)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_________________。 (2)活性炭可用于作除臭剂,这是因为活性炭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 (3)铁制品容易生锈的环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家庭生活中一种节水做法是 。 (5)关闭燃气开关灭火,运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生活中将硬水转化为软水常用的方法是 12.(5分)对比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请你参与下列探究活动并回答问题: 实验一:探究影响硫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 如左图,分别将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 ①硫在氧气里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硫在氧气里燃烧比在空气里燃烧更剧烈,说明了影响硫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是: 。 实验二:探究二氧化碳能否与氢氧化钠反应。 左图是小鹏同学设计的对比实验,用于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能否反应。小燕同学认为该实验设计不符合对比实验的基本原则,她的理由是 。 实验三: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①小意同学做了如左图所示A试管和B试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