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树林滑坡稳定性分析及防治措施.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松树林滑坡稳定性分析及防治措施.doc

松树林滑坡稳定性分析及防治措施 摘要?本文根据莲花新集镇松树林滑坡勘察成果,分析了基岩顺向坡地区表层堆积滑坡体的稳定性及影响因素,认为地下水及人为活动是滑体稳定的影响因素。同时,移民迁建区滑坡防治措施,应充分考虑滑坡防治与场地利用相结合。 关键词?三峡库区?滑坡?防治?移民 ? 0引言 重庆市云阳县莲花乡位于云阳县新县城西部,三峡水库蓄水后,将被全淹。新址位于像棋湾一带,云万路内侧,距云阳新县城10km。 云阳县境在地质构造上位于四川台坳川东陷褶束展布区,以北东向一系列褶皱为主,断裂少见。紧闭、狭长的背斜与宽缓开阔的向斜相间分布,构成典型的隔档式褶皱形态。莲花乡新址在构造上位于宽缓的万县复向斜之次级构造——黄柏溪向斜区内,黄柏溪向斜轴线展布方向近东西向。岩层产状倾向180°,倾角25°~28°。新址区松树林一带为第四系崩、滑堆积区,在新址建设中,由于莲花乡新址场地狭窄,在崩、滑堆积区内建有公路、移民房,新址建设期间,该区变形明显。2000年4月,受暴雨影响,松树林滑坡产生新的变形,滑体后缘产生张裂缝,在滑体后缘与基岩接触部位,产生弧形张裂缝,裂缝顺滑体边界分布,呈张开状,张开宽度一般1~5cm,最大达10余cm,裂缝内侧(滑体内)见明显位移;滑体中部,现场镇道路内边坡处,道路边沟被挤压变形,原宽10m的边沟被挤拢,滑体表层具百年的树木多呈马刀状。 本报告结合滑体特征及变形与建设关系,分析研究认为滑体稳定的因素是地表、地下水及滑体中部市政道路修建所形成的临空面的影响。提出结合新集镇建设规划对滑体进行治理措施。 1.滑体特征 1.1?滑体边界 松树林滑坡位为第四系崩、坡积层滑坡。滑坡后缘位于陡崖下,后缘高程327m,后缘宽70m;前缘位于场镇与云万路间连接路外侧,高程260m,前缘宽100~120m;东侧位于卫生院处,西侧位于莲花乡学校边。滑体发育纵长240m,平面分布呈条带状,分布面积2.3×104m2,平均厚度8.2m,体积为18.9×104m3。 1.2?滑体物质组成与结构特征 据钻孔、竖井揭露,滑体物质组成为灰黄色、黄色粉质粘土,夹块石、孤石。 滑体物质组成具不均一性,高程295m以上块石、孤石含量较高,孤石最大可达100m3以上。高程295m以下,为粉质粘土夹块石、碎石,碎、块石含量明显低于上部。 滑体厚度具有中间厚,两侧薄的特征,中间最大厚度为16.1m,两侧逐渐过渡至基岩。高程305~270m间厚度最大。 滑体后缘具架空状,孤石及块石具明显架空结构。中部及前部土体结构较密实,块石含量明显低于后部。(见图1-2,松树林滑坡纵剖面图) 滑坡堆积体物理力学指标如下。 ? 1.3?滑带特征 据滑坡区13处钻孔及2处竖井勘探资料显示,滑带厚度一般为0.10~0.30m。滑带物质组成多为粉质粘土夹碎石,碎石磨圆度较好,且具磨光现象,土层含水量相对较高。 1.4?滑带土物理力学参数 滑带土物理参数试验成果统计如下。 ? ? 另据现场试验成果,滑带抗剪强度现场试验成果C=13.4kPa,Φ=13.6° 2?滑体稳定性分析与计算 2.1?滑带抗剪强度参数 1 / 1 1 /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