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浆顶升技术在顶管施工中的应用.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灌浆顶升技术在顶管施工中的应用.doc

灌浆顶升技术在顶管施工中的应用 摘要:介绍了某工程中3m直径的钢筋混凝土排水管在顶进施工过程中发生高程偏差后,采用灌浆顶升技术对沉降的管段进行纠偏与加固。 ?关键词:压密灌浆、顶升纠偏、顶管施工 ?Application of Grouting Jack-Up Technique in Construction of Pipe Jacking ? 1? 概述 ?灌浆顶升技术主要是采用土体压密灌浆原理,使其上覆土层或建(构)筑物抬升的过程。同时还起到以渗漏灌浆、充填灌浆为辅的多种作用。 ?土体压密灌浆法始创于1802年,后广泛应用于沉降建筑物的抬升,提高桩尖承载力,加固土石坝,控制隧洞掘进引起的地层位移等方面。压密灌浆适用于加固比中砂细的砂土和能够充分排水的粘土,其优点是对最软弱土区起到最大的压密作用。 ? 2? 压密灌浆的作用机理 ?2.1? 加固作用机理 ?当浆液通过钻孔挤向土体,在注浆处形成球型浆泡,如图1所示,浆体的扩散靠对周围土体的压缩来完成。在自下而上灌浆时,将形成桩式柱体。浆体完全或部分取代了灌浆周围的土体,在灌浆临近区存在大的塑性变形带;离浆泡较远的区域土体发生弹性变形。浆液在土中运动是挤走周围的土,起置换作用因而土的密度明显增加。据有关资料显示,在离浆泡0.3~1.8m范围内有挤密作用,在这个压密带内,距浆泡越远,则挤密越差,对非饱和土挤密较明显;对饱和土浆泡先引起超孔隙压力,待孔隙压力消散后土的密度才会提高。浆柱体的形状在均匀基土中是球形和圆柱形,在不均质基土中,浆柱大都呈不规则形状,浆液总是挤向不均地基中的薄弱土区,从而使土体的变化性质均一化。 ? 2.2? 顶升作用机理 ?压密灌浆过程中,刚开始灌浆,浆液的直径和体积较小,压力主要是径向的即水平方向。随着浆柱体积的增加,将产生较大的向上压力,即压密灌浆形成浆泡后,其半径r随着灌浆压力而增大,两者的定性关系如图2曲线Ⅰ所示。当浆泡的水平投影面积与灌浆压力之积(即上抬力)足以将上覆土层或建(构)筑物抬起时,灌浆压力不再升高,这时应停止灌浆。对给定的上覆土层厚度而言,导致上抬所需之灌浆压力与浆泡半径或水平投影面积有关。两者之间的关系如图2曲线Ⅱ所示。上覆土层愈厚,则曲线愈向上移,曲线Ⅰ和曲线Ⅱ的交点a所对应的压力Pa就是该注浆点的上抬压力,它随着上覆土层的厚度、建(构)筑物质量、地基刚度的增加而增加。 ? 顶升纠偏压密灌浆的主要控制因素是灌浆压力。当压力的增加呈线性关系时,表明基土是比较均匀的:当压力变化波动较大时,则表明基土具有很大不均质性,可能发生阻塞或堵管;如果压力变化突然停止则表明地面已开始隆起,或者浆液遇到空洞。 ? 3? 工程实例 ?某顶管工程位于广州东南部,全长117.5m,直径φ3000mm;每管节长2.5m,管壁厚290mm;混凝土强度等级C60;管顶埋深在地面下4~5m,主要为砂层;设工作井及接收井各一座。 ?3.1? 偏位情况 ?工程从开始顶进到发生偏位而停顶,共顶进16.17m,偏位主要为高程偏差,管节下沉最严重部分为工具头,比设计标高偏下约40cm,各管节标高偏差状况见图3。 ? 3.2偏位段地质情况 ?顶管工具头部70cm挤压段的土质上部为粘土,下部为粘土质粉砂;管线下卧土为粘土质粉砂。偏位段土质由上而下为: ?(1)素填土:分层厚度约2m; ?(2)淤泥:层厚2.7m左右; ?(3)粘土:层厚不均匀,层底埋深5.6m左右,处于顶管开挖断面上部及中部; ?(4)粘土质粉砂:层底埋深8.1m左右,处于顶管开挖断面下部; ?(5)粉土质中砂:层底埋深11m左右。 ?本场区地下水层位主要有:人工填土含孔隙水,属上层滞水,水量不大;冲积层的砂层含孔隙水,具有承压性,含水体厚度较大,水量丰富;强风化带弱含孔隙水。地下水受地表水补给,钻孔稳定水位埋深0.1~2.5m ?3.3? 偏位原因初步分析 ?(1)大量涌水涌砂的产生。在施工期间,由于连日的大雨,地下水位很高,工具管顶进挤压土体过程中,工具管中下部的砂质粉土层被扰动液化,加上施工组织方面的准备不足,在“出土”及“吊管下管”等工序期间,停顶时间较长,工具管前部70em的挤压段下部粘土质粉砂层土塞在高水压作用下被逐渐渗透,然后击穿,地下水带着大量粉砂涌入,造成前后8次涌水涌砂。使近50m3砂土流失。 ?(2)由于顶管底部土层被掏空,顶管底部土层承载力降低,工具管和混凝土管在自重及匕部覆土的作用下,在顶进过程中不断下沉,成为管线严重偏位的主要原因。 ?(3)涌水时,为了止水而采用了违反操作规程的闷顶法施工,进而加大了向下偏位的趋势。 ?(4)施工管理的不完善。顶管进尺约5m时,产生的高程偏差已达-64mm,超出了规范所允许的范围,但施工单位并没有及时停顶,也未将情况告知有关部门,而是擅自继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