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谈全站仪在水文站地形测量中的应用.doc
谈全站仪在水文站地形测量中的应用
水文站地形图测绘工作一般在水文站建站初期进行,在地形有显著变化的时候应 5年进行一次重测。当地形变化不大时,重测时间应不超过 20年。 2010年,笔者参加了本局组织的水文站地形图测绘工作,通过近一个月的学习研究和实地操作,对全站仪地形测绘技术总结为:“前期准备,确定导线点,导线测量计算,碎步测量,连线成图,后期加工出图”六个步骤,汇总其技术要点成文,希望能对水文行业基层同仁进行水文站地形图测绘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
1、前期准备
前期准备工作是测绘地形工作的基础。只有前期准备的充分,才能保障后期工作的顺利展开。前期准备的主要内容有:
1.1 人员准备
人员准备的工作主要是组织成立测绘小组,每组最少配备司镜员一人,记录绘图员一人,立尺员两人。成立小组后要对参加测绘人员进行初步知识培训。最低要求实现每组测绘人员中有 1-2人能熟练操作仪器, 1-2人能了解地形图测绘的基本步骤尤其是导线的确定和碎步点选取的知识。
1.2 仪器准备
主要用到的仪器有全站仪(包括三脚架、两个棱镜、数据线及盒尺),水准仪(含三脚架),水准尺,电脑,指北针,绘图板,小红旗或对讲机等。仪器准备工作一定要严格、仔细,对所用仪器设备一定要反复检查并试用,以保证测绘工作的顺利进行。另外,全站仪的数据线一般为串口,如果使用笔记本电脑,由于没有串口接口,需要 USB转串口的数据线。
1.3 资料准备
资料准备包括:随队携带《水文普通测量规范》,水文三、四等水准测量记载表,导线闭合测量记载表,导线点记载表,碎步测量记录表等;原水文站地形图(放大版),并基于原图确定本次测绘任务的图幅、比例尺,从而在碎步测量时心中有数,以免多测废点;在电脑中拷入安装水准测量平差计算程序、导线闭合差计算程序、 AUTOCAD、 CASS等应用程序。
2、确定导线点
确定导线点之前,需踏勘了解测区的地形地貌。根据《水文普通测量规范》,导线点应涵盖至少三个永久性标志的控制点,其中包括可利用的国家点和水文站水准点。起始导线点必须为永久标志性控制点,实际操作时可使用国家点,附近没有国家点可使用水文站的基本水准点作为起始导线控制点。
在踏勘了解测区地形地貌后,可确定使用闭合导线或多闭合环导线。地形比较简单且通视条件较好的测站可以使用单闭合导线,优点是计算量小,平差简单。对于地形较为复杂,通视条件不好的测站,可使用多闭合环导线,或单闭合导线加支线点。支线点最多可使用二级。
定导线点的原则是既能涵括地形图的全貌,又能上下通视,即导线点与前一个点、后一点都能通视。根据《水文普通测量规范》中经纬仪量距导线测量技术要求,导线全长应小于 1.5M米( M为测图比例尺的分母),平均边长控制在 100-300米之间,最短边长不小于 50米,单闭合导线最多折角不超过 15个。在确定导线点后,要对各点进行控制。土质地面可钉入 30-40cm长的木桩,木桩上楔入钢钉;硬质地面可直接楔入钢钉并在旁边做明显记号标记。导线点确定后要对各点进行编号,起始点为 D1,逆时针方向依次编为 D2, D3, D4……。
3、导线测量计算
导线测量计算主要包括两步:
1、水准测量,即高程控制。使用水准仪,从起始点 D1开始,依次测量 D2、 D3等各导线点的高程点高程,测量时立尺员应将尺立于导线点钢钉上,测量完成后计算闭合差,根据《水文普通测量规范》使用四等水准测量标准。计算完成后对闭合差进行平差计算,平差原则上根据边长与总边长的比值进行计算,可使用水准测量平差计算程序,以缩短计算时间。平差完成后的高程抄录到导线点记载表的 Z列备用。
2、导线闭合测量,即平面控制。使用指北针确定磁北方向,使用全站仪测量闭合导线各点夹角及边长,测量时立尺员应将棱镜立于导线点钢钉上并保持水平气泡居中,测量数据记入导线闭合测量记载表,测量完成后将数据录入导线闭合差计算程序,即可方便快捷地求导出各导线点的坐标值,本次测量中, D1的坐标都确定为 0, 0。计算完成后将各点坐标的 X, Y值分别抄录到导线点记载表的 N, E列。导线测量计算工作就此完成。
4、碎步测量
导线测量计算完成后,已获得各导线点的 N、 E、 Z坐标值,即可展开碎步测量工作。使用全站仪,将全站仪安置在需要的导线点上,调平并对准钢钉,开机设站,根据导线点记载表输入设站点坐标作为本站,设置另一导线点坐标作为后视,立尺员将棱镜立于后视导线点上,全站仪对准棱镜后,确认后视,此时设站完毕,开始碎步测量。
碎步测量时,立尺员应仔细勘察地形地貌,根据“地物”取“轮廓转折点”, 地貌取“地性线上坡度或方向变化点”的原则采取碎步点,采点时应注意测出山脊、山谷、坡顶、坡脚、水边等地性线;测出房屋、闸涵等地物,房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论利用互联网技术加强造价信息工作.doc
- 论加强高速公路路政管理的现实意义.doc
- 论压浆技术在高填方路基沉陷处理中的应用.doc
- 论双排桩在深基坑支护中的应用.doc
- 论喷锚加深层搅拌桩支护施工质量的监控.doc
- 论园林建筑与园林植物配置的关系_0.doc
- 论园林植物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_0.doc
- 论园林植物滇润楠研究进展.doc
- 论土建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doc
- 论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业主如何防范与应对.doc
- 中小学平台api4app接口定义管理系统school.pdf
- 文本星期四上午biology paper 3 sl german.pdf
- 说明星期二上午chemistry paper 3.pdf
- 一起学教育项目九-监控nagios.pdf
- 资料说明综合isotonik studios polypin manualisotonic.pdf
- 案例星期三下午biology paper 2 hl german.pdf
- 丙型素专着2073 acitretin capsules2072-蛋白胶囊.pdf
- 综合文稿详解m2 xx biology paper 2.pdf
- 文本星期一下午environmental systems and societies paper 2 question booklet slemoventingal 2.pdf
- 健康计步软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