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竹子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谈竹子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doc

谈竹子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 摘要:竹类资源是我国的一大宝贵资源,由于其具有特殊的美感和文化底蕴,很早就被应用于中国的园林中。本文根据竹子的造园原则,主要探讨竹在现代园林中应用的几种方式及其发展前景等。   关键字:竹;现代园林   我国地处世界竹子分布中心,是世界上竹类资源最为丰富、竹林面积最大、分布最广、开发利用竹资源最早的国家[1].竹子在以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成”为宗旨的中国古典园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上林苑、辋川别业到寿山艮都有竹景观的记载,现存江南古典园林中也有不少竹子造景范例,如网师园“竹外一支轩”、沧浪亭“翠玲珑”、留园“碧梧栖凤”、个园“春山”等。在现代园林植物造景中,竹景更以其特有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趣为现代园林带来了无限的诗情画意,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1、竹子在现代园林中的主要应用方式   1.1主景   1.1.1竹林   用形态奇特、色彩鲜艳的竹种,以群植、片植形式栽于重要位置,构成独立的竹景,或自然的竹林景观。如形成的景观十浩瀚壮观之中,也不乏秀秀丽青雅之美,散发出淡淡清香。如浙江莫干山竹海,漫山遍野皆是竹,劲竹挺拔,风摆风尾,竹波万里,甚为壮观,陈毅儿帅曾题诗曰:“莫干好,遍地是修草。夹道万竿成绿海,风来风尾罗拜忙,小窗排队长”,置身其中,犹如与造物卞同游,宠辱皆忘,心旷神怡。竹林常用毛竹、麻竹、灰金竹、方竹及桂竹、龙竹、慈竹等竹种组成。   1.1.2竹径   竹林中开辟小径是竹林景观设计常用手法,古典园林中“竹径通幽”艺术手法在现代园林休息区依然适用。为营造含蓄深遂的意境,竹径的平曲线和竖曲线应力求变化,“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迂回地扩展和丰富了园林的有限空间,同时避免过度曲折,矫揉造作。如果竹径较长,可辟若干开敞开间,奥旷交替,以避免产生单调的感觉。同时竹径可用宿根花卉镶边,丰富竹林景观的色彩构图。竹径铺状如能拼成竹子图形,则进一步促使园林创作意境的延伸。如杭州云栖竹径长度仅lkm,但景观优美,令人叹为观止,穿行其中给人以经万秆绿,顿觉一身轻的感觉。常用慈竹、孝顺竹、青皮竹等构成。   1.1.3竹篱   它是指利用竹子修建成一空间的外围屏障,大多竹种秆型不高、丛生。[3]竹篱不但美观实用,能围合、分隔园林空间口,而且具有隐藏作用,还增加了层次感。竹篱常以丛生竹、混生竹为宜,如孝顺竹、青皮竹、慈竹、凤尾竹、大明竹、泰竹、阔叶菩竹、矢竹等。竹篱一般以自然式为主,也可根据艺术构图需要修剪整形,以协调环境和划分空间。特别在我国台湾省竹类绿篱应用广泛,营造了丰富多彩的竹类景观。   1.2配景   1.2.1与建筑搭配组景   在亭、堂、楼、阁、榭附近,栽植数株翠绿修竹,能起到与建筑色彩和谐的作用。掩映在修竹丛中的“精舍”,可使人体会到白居易所说“映竹年年见,时闻下子声”的那种情境。竹子与园林建筑配置时,应让建筑立面优美的线条和色彩充分地展现出来。根据园林建筑的高度和体量特征,一般选用中小型观赏竹种,江南园林中常用的有孝顺竹、紫竹、斑竹等。在房屋墙垣、角隅,培植紫竹、方竹等,能形成层次丰富、造型活泼的景色,缓解、软化墙角廊隅的生硬线条,增强自然、生动的气氛,同时对建筑构图中某些缺陷起到阻挡、隐蔽的作用,使环境更为优雅。亭榭之旁,以竹衬托,配石笋三两,紫竹数秆,生机盎然,亦富情趣。北京紫竹院公园“八宜轩”位于青莲岛上,前临一池荷塘,背依万竿修竹,景色怡人。八宜轩有楹联“雨雪风霜竹盖翠,诗画书印景怡人”,取意于四种世态竹景和关于竹子的诗、画、书、印等竹文化,游人经过竹径,入轩小憩,品味楹联,顿生诗意。   1.2.2与山石、水体组景   假山和景石以表现山石的形态和质感为主,可用竹作背景,以突出主景。亦可用竹作配景,衬托假山和景石的线条和质感,竹与山石配置相得益彰,能营造丰富多彩、充满灵韵的景观。水体的竹子造景应因地制宜,对于溪涧曲水的自然式山石驳岸,宜配置小型丛生竹,如箬竹、菲白竹、凤尾竹等,其体量与山石驳岸应协调统一,竹与石的色彩、线条、质感的对比丰富了驳岸的装饰效果。对于大面积水体的缓坡驳岸,宜配置大中型竹林景观,水中竹林倒影与岸上竹林的动静对比,增加了竹林景观的空间层次。竹与假山、景石、水体配置恰当,能增添山体层林叠翠,水体明净幽深,使景观呈现山林之美,自然之态。 1 / 1 1 / 1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