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1111透视原理与建筑照片改绘课件作业要求选编
透视原理与建筑照片改绘
透视——视觉的理论化,用洞口截取一段风景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艺术家阿尔伯蒂试图把现实生活中的空间关系描绘到他的图板上。他声称,自己画画好像举起一扇窗户,透过这扇窗户,他能够追踪现实世界的空间关系、真实色彩和阴影,也就是说,他能记录面对窗户的真实场景。阿尔伯蒂谈的就是透视学,也就是今天的摄影。
透视法作为人们从视觉中总结出的规律,
开始作为人们理解空间的独特工具,
后来成为人们构思建筑和人造环境的基本方法。
人的视觉
透 视 图
摄 影
视点,画面,视角,主轴
人观察世界的时候,视点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感觉很难记录。
但是,照相机能再现观察者的瞬间视觉体验。
它能把线条远近、角度和会聚变化等一一记录下来,还能记录细节。
把实际平行的、但在照片中会聚的线条描绘下来,将之延长并交汇于一点,这个点就是这组平行线的灭点。把几组平行线的灭点用一条水平线连接起来,这条水平线就是地平线。
分别使用150mm(20度)、85mm(45度)、50mm(60度)拍摄同一景物
如果视点的位置固定,那么不同焦距的镜头拍摄的透视景观是一样的。
用同一支镜头,改变视点和目标的位置,随着距离更近,透视线条会逐渐会聚,越来越“陡”。简言之,透视效果决定于单一的变量:视点与对象物的距离。
改变视点的位置和高度,同一个场景呈现出的面貌非常不同。这一点对于建筑师来说非常有用。
人眼无论向上看(线条向上会聚)还是向下看(线条向下会聚),都不妨碍我们认识空间,因为身边充满了参照系,人也能意识到自己抬头或低头。但是,一张照片(透视图),除非在人视点拍摄,并且保持视线平行于地面,我们都将感觉到某种不自然。只有人视点平视的照片(透视图)才是“正常”的,可以辨认的,信息准确的。
当视点提高或降低到人视点之外时,就必须向下或向上倾斜才能看见物体。这样就在竖向产生第三个灭点,这事,照相机和焦平面不再垂直于地面,图像将发生倾斜和变形。这是建筑摄影与效果图绘制中的大忌。
远景:全景,环境,位置
中景:建筑主体
近景:立面细节,入口
超近景:构造,细部节点
一点透视
两点透视
三点透视
?
?
?
?
?
?
?
?
作业要求:
1.用相机或手机拍摄建筑或建成环境正常视点照片两张,一张外景,一张室内。要求:地平线水平,竖直线垂直。
2.用电脑图像软件(photoshop等)构图,组合打印到一张A4纸上。
3.用描图纸(白色或黄色均可)覆盖于照片之上,描绘出建筑轮廓和环境关系。
4.进阶要求:用绘图语言表达建筑光影关系、质感肌理和其他细节。
5.描图纸应大于A4图幅。完成后将描图纸覆盖在A4纸之上,边缘折向背后,用两面胶固定,将姓名、学号以仿宋字写在背面右下角并提交。
6.提交日期:改绘作业于每周二连同仿宋字作业一并提交。
第一阶段绘图内容:我的校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生态类工程施工单位报审表汇编.doc
- 生态袋质量评定表汇编.doc
- 20151027苏州园林选编.ppt
- 20150515威利的奇遇选编.ppt
- 生宣纸画工笔画技法汇编.doc
- 生产现场管理论文汇编.doc
- 生活与消费专题检测卷汇编.doc
- 生活中的小窍门汇编.pptx
- 201510你为谁工作(任长安)选编.ppt
- 生活中的经济现象—中国房价汇编.doc
- android之读取framebuffer截屏方源码集合.pdf
- 案例文稿data sheet ge文稿.pdf
- 过河兵培训插件开发指南.pdf
- shin锁舌卡座压装设备说明书.pdf
- 说明meng tz0 xx古典高级纸2classical paper 2.pdf
- 上次后280 bmw颜色提示.pdf
- pm主动脉动脉瘤共bridge ref q8b.pdf
- 征求意见汇处理表.pdf
- bounded rationality有限理性refers to human ebd section前辈lecture3 notes.pdf
- 科普版(新教材)三年级下册英语Unit 7《My house》第3课时教学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