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黎贡山隧道某钻孔工程地质钻探工艺.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黎贡山隧道某钻孔工程地质钻探工艺.doc

高黎贡山隧道某钻孔工程地质钻探工艺 罗昌魁1 ,张道勇2 ,郭 军1 (1. 湖南煤田地质局第三勘探队,  湖南永州市 425100; 2. 中南大学,湖南长沙 410083) 摘 要:高黎贡山隧道钻孔位于怒江至潞西高黎贡山脉越岭地段。该钻孔处地质情况复杂,断层多,地层松散,钻探过程中涌水和漏水地层频繁出现,因此钻探工程施工难度大。 在施工过程中,从钻进设备、钻井液、钻进工艺等方面采取措施解决了相关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钻孔工程;钻探工艺;钻进规程;钻探事故 1 工程概况 1. 1 地质概况 高黎贡山隧道通过地表覆盖第四系全新统滑坡堆积(Q4del ) 、坡崩积(Q4dl + col ) 、冲洪积(Q4al + p l ) 、泥石流堆积(Q4sef ) 、坡洪积(Q4dl + p l ) 、坡残积(Q4dl + el ) 粉质黏土、粗角砾土、碎石土、块石土、粗圆砾土、卵石土;下伏基岩为高黎贡山群上段( Pz1gl 2 )变质砂岩、板岩、石英岩、硅质岩、大理岩,高黎贡山群下段 1 )片麻岩、片岩、变粒岩、角闪岩,断层破碎带之断层角砾等地层。1. 2 钻孔地层、水文地质概况0~25. 90 m碎石土、块石土、全风化粘土; 25. 90~83. 10 m片麻岩,岩体破碎,含裂隙水,为漏水地层;83. 10 ~288. 10 m 片麻岩,夹碎裂岩,岩体破碎,含裂隙水,为涌水地层; 288. 10~400. 00 m构造角砾岩、压碎岩,岩体破碎,呈碎块状,含构造裂隙水,为涌水地层; 400. 00~531. 50 m片麻岩,岩体破碎,含裂隙水,为漏水地层; 531. 50~611. 30 m变质砂岩、片麻岩,岩体破碎,含裂隙水,为漏水地层; 611. 30~724. 60 m压碎岩,岩体很破碎,呈碎块状,含断层泥,构造裂隙水,为涌水地层; 724. 60~935. 50 m大理岩,岩体较破碎,含裂隙水,为漏水地层; 935. 50~1075. 55 m 板岩、夹砂岩,岩体较破碎,含裂隙水,为漏水地层。 可见钻孔处漏水地层与涌水地层频繁出现。 2 钻进结构和工艺设计 2. 1 钻孔结构设计 开孔用Φ170 mm钻头钻进,再用Φ150 mm钻头钻进,穿过覆盖层后下入Φ146 mm 套管,再用Φ130 mm钻头钻进至强风化层,进入弱风化地层后采用Φ110 mm 钻头钻进至120 m,最后改用Φ94mm钻头钻进至孔底。实钻钻孔孔径为:孔深0~7. 00 m,孔径Φ170mm,覆盖层粉质黏土; 孔深7. 00 ~26. 00 m,孔径Φ150 mm,碎石土、块石土、淤泥质粘土;孔深26. 00~125. 00 m,孔径Φ130 mm,片麻岩(W3) (W2) 、岩体破碎;孔深125. 00~402 m,孔径Φ110 mm,片麻岩(W2)夹碎裂岩、构造角砾岩、压碎岩;孔深402~1075. 55 m,孔径Φ94 mm,片麻岩、变质砂岩、板岩夹砂岩。 2. 2 钻进规程参数 全孔采用孕镶金刚石钻头钻进。软弱、破碎地层轻压慢转,钻压控制在200 kN左右,转速控制在150r /min左右,控制回次进尺以提高岩芯采取率;完整层段一般采用重压快转大泵量,转速控制在300 r /min左右,钻压控制在700 kN左右。根据该钻孔各地层段具体情况,对各地层段的冲洗液、钻进参数进行及时调整。全孔采用优质化学泥浆护壁,适当控制泵量,一般将泵量控制在50~200 L /min,泵压控制在2~4MPa之间。 2. 3 特殊地层的钻进方法 (1) 松散地层。轻拉轻放,以减少孔内液柱激动造成的孔壁冲刷破坏;控制回次进尺,提高岩芯采取率;使用高性能泥浆,平衡地压,稳定孔壁,加强护壁性能;合理使用钻具,预防孔斜与事故。 (2) 破碎地层。为防卡埋,增加泥浆的润滑性能;使用软胎体钻头,以减少钻头崩裂,防止事故,提高钻头使用受命;勤检查钻具,减少孔内事故。 3 钻孔护壁措施 该孔地质情况复杂,断层多及破碎岩体多呈压碎状,易掉块卡钻,且漏水、涌水频繁,治理涌水、堵漏、平衡地层压力、稳定孔壁是本孔钻探工作的重点。对各地层段所采用的泥浆及其性能见表1。 表1 泥浆及其性能 名称比重漏斗粘度失水量含砂量PH值作用 高分子聚合 物加重型(1) 1. 7 60 10 2% 10 压涌水 高固相CMC 加重型(2) 1. 5 40 15 2% 10 平衡地压、 稳定孔壁 低固相- K31 广谱护壁型 1. 3 28 10 2% 8 保护孔壁 低固相- 801 堵漏型 1. 25 28 10 2% 8 平衡地压、 封堵裂隙 孔深402 m以上,岩石多为片麻岩、碎裂岩、构造角砾岩碎块及角砾、砂砾,涌水、涌砂,重点在于压住涌水,护住孔壁,保证将402 m套管顺利下到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