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生用书 P9~P10]
一、语段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白露之晨,我们从温泉宾馆出发。经人字瀑,看到了从前的人登山之途,五百级罗汉级。这是在两大瀑布奔泻而下的光滑的峭壁上琢凿出来的石级,没有扶手,仅可托足,果然惊险。但我们现在并不需要从这儿登山,另外有比较平缓的、相当宽阔的石级从瀑布旁侧的山林间一路往上铺砌。我们甚至还经过了一段公路,只是它还没有修成。一路总有石级。装在险峻地方的铁栏杆很结实;漆红了,更美观。林业学校在名贵树木上悬挂小牌子,写着树名和它们的拉丁学名,像公园里那样的。
过了立马亭、龙蟠坡,到半山寺,便见天都峰挺立在前,雄峻难以攀登。这时山路渐渐地陡峭,我们快到达那人间与胜境的最后边界线了。
然而,现在这边界线的道路全是石级铺砌的了,相当宽阔,直到天都峰趾。仰头看吧!天都峰,果然像过去的旅行家所描写的“卓绝云际”。他们来到这里时,莫不“心甚欲往”。可是“客怨,仆泣”,他们都被劝阻了。“不可上,乃止”,他们没上去。方夜在他的《小游记》中写道:“天都险莫能上。自普门师蹑其顶,继之者惟云水僧一十八人集月夜登之,归而几堕崖者已四。又次为李匡台,登而其仆亦堕险几毙。 自后遂无至者。近踵其险而至者,惟余侣耳。”
那时上天都确实险。但现今我们面前,已有了上天都的云梯。一条鸟道,像绳梯从上空落下来。它似乎是无穷尽的石级,等我们去攀登。 它陡则陡矣,累亦累人,却并不可怕。石级是不为不宽阔的,两旁还有石栏,中间挂铁索,保护你。我们直上,直上,直上,不久后便已到了最险处的鲫鱼背。
那是一条石梁,两旁削壁千仞。石梁狭仄,中间断却。方夜到此,“稍栗”。我们却无可战栗,因为鲫鱼背上也有石栏和铁索在卫护我们。这也化险为夷了。
如是,古人不可能去的,以为最险的地方,鲫鱼背,阎王坡,小心壁等等,今天已不再是艰险的,不再是不可能去的地方了。我们一行人全到了天都峰顶。千里江山,俱收眼底;黄山奇景,尽踏足下。
我们这江山,这时代,正是这样,属于少数人的幸福已属于多数人。虽然这里历代有人开山筑道,却只有这时代才开成了山,筑成了道。感谢那些黄山石工,峭壁见他们就退让了,险处见他们就回避了。他们征服了黄山。断崖之间架上桥梁,正可以观泉赏瀑。险绝处的红漆栏杆,本身便是可羡的风景。
胜境已成为公园,绝处已经逢生。看呵,天都峰,莲花峰,玉屏峰,莲蕊峰,光明顶,狮子林,这许多许多佳丽处,都在公园中。看呵,这是何等的公园!
1.文章写登山经过时,为什么处处都写古人登山途径?这样写对下文的抒情议论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结合文章写作手法中的“对比手法”及其作用来回答。
答案:文章处处都将今天的登山道路与古人登山途径作对比,强调今天的登山道路已“化险为夷”,为下文的抒情议论作铺垫。
2.在所选文段中,哪句话是文章点题的句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我们这江山,这时代,正是这样,属于少数人的幸福已属于多数人。”
3.从“感谢那些黄山石工,峭壁见他们就退让了,险处见他们就回避了。他们征服了黄山”一句中,你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属于探究题型,应结合文本及实际的认识作答。
答案:(示例)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般的“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人本身就是自然的一分子,人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和谐的。
二、语言运用
4.下面是一段描写黄山的文字,请概括信息要点以简介黄山。(不超过30字)
大自然是崇高、卓越而美的。它煞费心机,创造世界。它创造了人间,还安排了一处胜境。它选中皖南山区。它是大手笔,用火山喷发的手法,迅速地,在周围一百二十公里,面积千余平方公里的一个浑圆的区域里,分布了这么多花岗岩的山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筛选信息要点,找出文段中介绍黄山的关键语句,提取关键词概括即可。
答案:黄山位于皖南山区,面积千余平方公里,多为花岗岩山峰。
5.根据下面的介绍,以“宣传黄山”为内容,写两则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构思新颖,语言简明。
黄山是中国著名风景区,世界游览胜地,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千峰竞秀,拔地极天,气势磅礴,景色奇丽。尤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