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届·杨浦区
初,晖同县张堪素有名称,尝于太学见晖,甚重之,接以友道,乃把晖臂曰:“欲以妻子托朱生。”晖以堪先达,举手未敢对,自后不复相见。堪卒,晖闻其妻子贫困,乃自往候视,厚赈赡之。晖少子怪而问曰:“大人不与堪为友,平生未曾相闻,子孙窃怪之。”晖曰:“堪尝有知己之言,吾以信于心也。”
1.晖:朱晖,与张堪同为东汉人。
2.名称:名声,名望。
3.太学:汉朝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
4.先达:指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
5.赈赡:救济,周济。
6.素:一直
7.把:握着
8.对:应承
9.怪:以……为怪
起初,与朱晖同县的张堪一直很有名气,曾经在太学见过朱晖,很器重他,把他当做朋友对待,于是就握着朱晖的手臂说:“我想把妻子儿女托付给朱先生”。朱晖认为张堪是前辈,只是拱手没有敢应承,从此两人再也没有见面。张堪死后,朱晖听说张堪的妻子儿女生活贫困,于是亲自前往探视,送去丰厚的钱款救济。朱晖的小儿子觉得奇怪,问道:“父亲张堪和您不是朋友,平常也没什么往来,我们实在觉得奇怪啊”。朱晖说:“张堪曾经对我说过知己的话,我铭记在心上了。”
2014届·静安/青浦区
周日章,信州永丰人。操行介洁,为邑人所敬。开门授徒,仅有以自给,非其义一毫不取。家至贫,常终日绝食,邻里或以薄少致馈。时时不继,宁与妻子忍饿,卒不以求人。隆寒披纸裘,客有就访,亦欣然延纳。望其容貌,听其论议,莫不耸然。县尉谢生遗以袭衣,曰:“无生未尝有求,吾自欲致其勤耳,受之无伤也。”日章笑答曰:“一衣与万钟等耳,傥无名受之,是不辨礼义也。”卒辞之。
至:非常,极端。
绝食:没有吃的。
纸裘:像纸一样薄的棉裘。
耸然:端正尊敬的样子。
傥:倘若。
独行者:唯一能够保持操守者。
周日章,是信州永丰县人。操行廉洁,为县里的人所尊敬。他开门教授生徒,自己仅仅够自给的,不义之财一毫不取。家中很贫穷,经常终日断吃的,邻里就用微薄的东西相馈送。家中时时上顿不接下顿,宁愿和妻子儿女忍饥挨饿,也终不求人。隆冬寒天披着纸一样的薄裘,有客人来访,也高兴地延请接纳。观察他的容貌,聆听??的论议,无不使人尊敬。县尉谢生给他一套衣服,说:“先生未曾有求于我,是我自己献的殷勤,接受它没有什么伤害。”周日章笑着回答说:“一套衣服和万钟(量器)粮食一样,如若没有正当的名义就接受它,是我不能分辨礼义的大事。”最终还是推辞掉了。
2014届·黄浦区
生十年,父洵①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②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比冠,博通经史。嘉祐二年,试礼部。以《春秋》对义居第一。后以书见修③,修语HYPERLINK /view/1555083.htm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
①洵:指苏轼的父亲苏洵。 ②范滂:东汉人,以清节闻名,不惜以死护名节。
十岁的时候,其父HYPERLINK /view/32005.htm苏洵到外地去游学,HYPERLINK /view/15320.htm母亲程氏则亲自教他读书,苏轼每听闻古今兴衰成败的历史,都能道出其概要。程氏读到《后汉书·HYPERLINK /view/93724.htm范滂传》时,发出深深的HYPERLINK /view/711767.htm慨叹,苏轼对她说:“我如果想和范滂一样为名节而不顾生死,母亲您答应吗?”程氏说:“你如果能成为范滂一样的人,我又怎会不和范滂的母亲一样深明大义呢?”成年后,苏轼博通经学史学。嘉佑二年,参加礼部主持的科考。以“《春秋》对义”一文为第一。后来苏轼通过写信的方式见到了欧阳修,欧阳修对HYPERLINK /view/36864.htm梅尧臣说:“我当避开此人,好让他出人头地。”听说这句话的人一开始只当是欧阳修的戏HYPERLINK /view/2331130.htm言而不信,后来才终于信服。
(整理者说明:这段语段是节选,而删节出现了问题,产生了谬误。苏轼当时参加科举考试所写文章是《刑赏忠厚论》,主考官欧阳修非常欣赏,想评为第一,但又担心是自己的学生曾巩所写,为了避嫌,便将苏轼的文章评为第二,把《春秋对义》一文评为了第一,而这才是曾巩的文章。但考试选段这样一删节,就让人误以为苏轼写了《春秋对义》并得了第一,这是错误的。特此指出。)
2014届·奉贤区
东野稷败马
东野稷以HYPERLINK /view/6322600.htm御①见庄公,HYPERLINK /view/1237218.htm进退中绳②,左右旋中规③。庄公以为父④弗过也,使之钩百⑤而反。颜阖遇之,入见曰:“稷之马将败。”公密⑥而不应。少焉,果败而反⑦。公曰:“子何以知之?”曰:“其马力竭矣,而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