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地震-地震层序学案.pdf

  1.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震资料解释基础 第2课 课件编著人:王英民、黄捍东 2008年4月29日 第二章 地震层序分析 ? 2.1 地震反射波的基本特征 ? 2.2 地震反射界面的追踪对比方法 ? 2.3 地质界面的类型和特征 ? 2.4 地震反射界面的类型、成因及区分 ? 2.5 地震地层单元划分 2.1 地震反射波的基本特征 2.1.1 地震子波的有关概念 2.1.2 地震波在空间域的特征 2.1.3 地震波在时间域的特征 2.1.4 形成单道地震记录的褶积模型 2.1.5 形成单道地震记录的绕射积分模型 2.1.6 地震波的分辨率 2.1.7 地震时间剖面的特征 2.1.1 地震子波的有关概念 地震子波: 激发 接受 ? 由人工震源所激发出的弹性波是一 个脉冲波,在传播过程中由于大地 滤波作用,要发生复杂的变化,由 于高频成分受其影响最大,而低频 成分受其影响小,因此在传播一定 距离后,尖脉冲变成了频率较低, 具有一定延续时间且相对比较稳定 的波形,称其为地震子波。 子波的相位通常有:最小相位、最大相位和混合 相位三种,这些子波是单边的物理可实现信号。零 相位子波虽然是一种物理不可实现的子波,但在数 字滤波、反褶积和反演中经常用到。 最小相位子波:能量主要集中在前端。地震子波为一脉冲 波,一般是最小相位子波。 最大相位子波:能量主要集中在尾部。 零相位子波:能量集中在中间且对称。在地震处理过 程中,可以经过子波整形处理使其成为零相位子波。 在最小相位、最大相位和混合相位子波中,显然最小相位子波 的分辨率最高,但零相位子波比最小相位子波有更高的分辨率。 零相位子波与最小相位子波相比,分辨率上的优势体现在两点: ①在相同的频带宽度下,零相位子波的旁瓣比最小相位子波的 小,能量集中在较窄的时间范围内,分辨率高。 ②零相位子波的脉冲反射时间出现在零相位子波峰值处,最小相 位子波的脉冲反射时间出现在子波起跳处,后者计时不准。 零相位 最小相位 由波传播定义的子?? ? 入射子波、透射子波和反 射子波:地震子波传播到 界面上时,一部分能量传 过界面继续向前传播,一 部分则被反射回来,为便 于讨论,将它们分别称为 入射子波、透射子波和反 射子波。 地震子波的确定方法 ①公式给定子波 在地震资料处理中,有时已经知道子波的主频,可由公式 直接给出子波。例如:雷克子波,其数学表达式为: 2 tf [ ?= σ )(21)( ]eft ? π ft )(2 地震子波的确定方法 ②自相关和最小相位子波提取ωωωω ωωωωττ2 xx )(:由 = bb 和 xx = XXRrr =? X )()()()()( 2 以及 bb =?= BBBR 可知: = XB ωω)()()()()()( 对于子波是零相位的情况,可直接由地震记录的振 幅谱得到子波的频谱,反变换到子波时间域形式。 对于子波不是零相位的情况,可由希尔波特变换 得到最小相位谱,然后,与振幅谱组合,可以得到子 波的频谱,再进行傅氏反变换可得到最小相位子波。 ③直接观察法 在海上勘探中,由于海水盐度的不同,海水通 常分成两层。由震源出发的地震波到达这个界面 后,反射返回到海面下的检波器,这个地震波记录 下来可以近似作为地震子波。 在陆上,如果做VSP的井下记录的初至波排除套 管波等干扰后可以作为子波。对于可控震源,用震源 扫描信号与接收道的相关结果,可作为子波。 ④用测井资料求取子波 首先将声波时差转换成速度,然后进行时深转 换,并计算反射系数;最后对井旁地震记录和反射系 数进行傅氏变换后,可得到子波的频谱,再进行傅氏 反变换得到地震子波。 2.1.2 地震波在空间域的特征 地震波在介质中以一个球腔体的形式向震源四周传播,遇 到界面又产生反射波,从而形成一个复杂的地震波场。在任一 特定时刻,地震波在介质中的波动特征称为其在空间域的特 征,可用以下术语刻划: 波前:介质中刚开始产生质点位移的位置。 波尾:介质中最后结束质点位移的位置。 波动区长度:波前与波尾的距离。 波峰:质点位移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