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有文化企业分类改革背景、影响与挑战.doc
国有文化企业分类改革背景、影响与挑战
摘要: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国有文化企业发展面临难得的机遇和挑战。文章在分析和梳理了国有文化企业分类改革背景及影响后,重点分析我国国有文化企业分类改革所面临的价值评判标准,利益调整以及寻找明确的盈利模式等难题。
关键词:文化体制改革 国有文化企业 分类改革
近年来,我国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推进,逐渐进入改革“深水区”,面临越来越多难啃的“硬骨头”。要解决这些深层次的改革难题,必须及时调整改革的“顶层设计”,以进一步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为此,2016年7月,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财政部、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出台《关于深化国有文化企业分类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目前,虽然《意见》全文还没完全公开,但从官方陆续公布的意见内容来看,《意见》对深化国有文化企业分类改革工作作出具体部署,虽然大多内容是对此前改革的延续或推进,但分类改革的思路是全新的。国有文化企业是发展文化产业、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力量。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国有文化企业发展面临难得的机遇和挑战。因此,《意见》出台,特别是分类改革的提出,必将深化国有文化企业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和内容生产创新,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骨干文化企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国有文化企业分类改革的背景
一、国有企业改革的新方向。《意见》依据企业战略定位、功能作用、改革发展现状及其主营业务和核心业务范围,将国有文化企业分为新闻信息服务、内容创作生产、传播渠道、投资运营和综合经营五种类型,区别对待,分类改革,确保资产保值增值,增强核心竞争力。
国有文化企业分类改革和整个国有企业改革大背景分不开。其实,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声势浩大的国企改革中,就有不少专家学者提出国企分类改革的建议。但直到2015年11月,党中央、国务院公布的《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才指明未来改革的方向并把“分类发展”放在首位。该《意见》首次提出将我国国有文化企业分为商业类和公益类,并实行分类改革、分类发展、分类监管、分类定责、分类考核。这应该也是国有文化企业分类的主要依据。
当然,国有文化企业有其特殊性和敏感性。在国有企业改革大框架下,《意见》充分体现文化例外要求,一方面与国有企业功能界定和分类相衔接;另一方面国有企业改革的很多政策并不适合国有文化企业。因此,有人说国有文化企业的改革力度会弱于国有企业,但从纵向来看,《意见》要强于以往的国有文化企业改革精神。
二、国有文化企业不分类难管好。众所周知,改革是国有企业发展的最大红利。上一轮国企改革提出政企分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仅实现了脱困,而且逐步做大做强,很多还走出了国门成长为国际知名企业。国有文化企业改革虽然有其特殊性,但与整个国企改革也有共性。
在国有文化企业改革和发展过程中,最明显的难题就是如何区分和处理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关系。国有文化企业既要承担公共服务发挥社会效益功能,也普遍在发展文化产业,追求经济效益。公共服务要投入,甚至需要政府补贴;产业经营会影响市场公平竞争,若经营不善又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等。因此,两者发展目标难免给国有文化企业发展和管理带来挑战。以往对国有文化企业由于没有明确的分类,监管也出现了不少矛盾。职责不分清,企业难受,监管难办。近年来,对国有文化企业分类改革的呼声不断,最终在此次改革中变成现实。
分类为国有文化企业改革提供了基础和前提。通过分类改革,将使不同类型的国有文化企业发展目标更清晰,发展战略更科学,也将使监管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事业性文化机构就集中力量做好公共服务,产业性文化企业就积极投入商海参与市场竞争。
三、国有文化企业“散小弱”仍然突出。2015年12月,中央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连续第四年发布的《国有文化企业发展报告(2015)》显示,国有文化企业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产出和利润持续增长,总体保持了稳健发展态势。截至2014年末,全国国有文化企业共计13313户,从业人员129.9万人,资产总额26488.9亿元,实现营业总收入12855.1亿元,利润总额1122.5亿元,净利润977.7亿元。在企业数量和资产规模增长的同时,全国国有文化企业的平均资产规模也稳步扩张。截至2014年末,户均资产总额为19897万元,比上年末增长了7.9%。①
近年来,虽然我国国有文化企业有较快的发展,但由于历史包袱重,无论与其他领域的国有企业相比,还是与国际文化企业相比,“散小弱”现象依然突出,规模实力与发达国家文化产业集团相比,更存在较大差距,这是不争的事实。
国有文化企业分类改革的影响
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