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能互补的公共机构建筑物冷热联供系统优化评估研究.docVIP

基于多能互补的公共机构建筑物冷热联供系统优化评估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多能互补的公共机构建筑物冷热联供系统优化评估研究.doc

基于多能互补的公共机构建筑物冷热联供系统优化评估研究   摘要:分析了公共机构能耗特点及多能互补冷热联供系统的优势,设计构建了公共机构建筑物冷热联供系统评估模型框架,考虑多种能源互补应用及单一能源应用对比的情形,在保证系统安全可靠的前提下,从经济、节能、环境等方面提出了系统优化评估指标,可为公共机构建筑冷热联供系统优化集成与评估提供思路和参考。   关键词:多能互补;冷热联供;优化;评估模型;公共机构   中图分类号:TM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6-0131-02   1 引言   公共机构是能源消费的重要领域。我国公共机构能源消耗指标高、总量大,节约潜力大,是节能工作的一个重要领域。同时,公共机构是社会行为和公共道德的示范和标杆,公共机构对自身节能的重视程度影响着社会公众的能源消费观念。因此,加强公共机构节能工作,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缓解资源压力,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引导和推进全社会节约能源,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有效途径。   2 公共机构能耗特点   我国公共机构分布广,气候差异大,且公共机构建筑类型多样化、能源种类各有不同。大型公共建筑的用能设备包括空调、供热、照明、办公设备、电梯等多个系统。其中,采暖、制冷、照明及生活热水能耗占了很重要的一部分,在公共建筑的全年能耗中,大约50%~60%消耗于空调制冷与采暖系统,20%~30%用于照明。尤其是我国北方地区,采暖为主要能耗。除采暖外,所消耗的能源种类根据建筑物内用能系统的不同而有所差别,一般以电为主,辅以天然气、煤、蒸汽等。   3 多能互补冷热联供系统应用分析   冷热联供系统(Combined Heating and Cooling Sys-tern)能根据用户需求生产热水(或低压蒸汽)和冷水,并通过网管系统将它们分配到用户端,实现供暖及制冷。多能互补冷热联供系统是按照不同资源条件和用能对象,采取多种能源互相补充,同时提供冷源及热源以合理保护自然资源,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系统。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余热能源,积极促进多能互补的冷热联供系统在公共机构的开发和利用,可以降低公共机构制冷和采暖系统的能源消耗,对于推动公共机构节能有重要意义。   多能源互补是当今世界分布式能源系统发展的趋势,包括可再生能源间的集成互补(如太阳能与浅层地热能,太阳能与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与化石能源的互补(如太阳能与燃气三联供、生物质能与热电联产等)、化石能源之间的互补等。公共机构建筑多能源互补系统需要遵循能源综合梯级利用、与环境能源互补,与用能负荷、资源、气候等特点良好结合,系统全工况设计等集成原则。同时需要综合考虑系统热力学及综合能效、经济性指标、环保性能、可靠性等多种目标,此外也需要根据负荷需求,灵活组合发电、制冷、余热利用以及蓄能等技术。   围绕公共机构能源种类及用能特点,研究建立系统集成优化模型,将不同的能源利用情况、用能规律与设备特性相结合,形成最优化的能源供应系统。通过充分集成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建立能源优化利用模型。根据公共机构所处地域、气候、建筑结构、能源分布情况的不同,建立通用的和单独适用的最优化模型,并通过中央能源供应系统的集成优化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和综合利用。   4 冷热联供系统优化模型构建   公共建筑所在地域不同的气象条件、不同的资源,必然会决定某地区适合的可再生能源的条件及其相互配合。例如在华南地区,气候炎热,地源热泵冬季运行时间短,夏季运行温度高,必然带来较低的系统效率和经济价值。而在东北地区,地下温度较低,从而冬季运行地源热泵的效率较低,同时由于夏季冷负荷小,冬夏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取热排热不平衡现象,从而加剧了冬季的运行困难,此时考虑太阳能与地源热泵互补,夏季和过渡季向地下排热就存在着必要性。同时,建筑物使用功能也对其能源供给形式存在着较大的影响,例如商场、医院、学校等公共建筑,使用功能性质不同,冷热负荷使用时段都不同,必然对系统的经济性造成影响。   在多能源互补系统中,首先要分析每一种能源的特性,有针对性地选取与之匹配的能源及控制策略;其次应基于系统综合能效较高、品位对口的原则;第三尽可能减小化石能源的消耗量,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第四要使系统简化、投资降低,安全可靠。   系统优化模型的设计将考虑气候特点、建筑特点、经济性等基本影响因素,同时根据不同类型能源单独应用及组合应用的情形,以系统优化运行为导向,兼顾安全可靠、经济可行、节能效果、环境影响等方面,构建一个多目标、多参数的系统优化综合模型。   模型旨在针对公共机构能耗占比较高的采暖、制冷以及生活热水部分能耗,设计多能互补冷热联供系统,暂不考虑电的联供问题。模型总体设计架构如图1。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