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届高三一轮复习我们的中华文化(精)选编
目录 2014高考一轮复习课件 大兴安岭实验中学 邢晓波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大兴安岭实验中学政治组 邢晓波 指导教师 李晓芹 温故知新: 1、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是? 2、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3、怎样实现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3、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走向高考 1.近几年新课标高考对本课的命题重点相对集中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2.本考点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命题非常灵活,既可以以有关的史料和古文为载体,也可以结合社会重大的文化活动(如全运会开幕式或中外文化交流等),考查学生对中华文化特征的感受和领悟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2014年备考要结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重点加强对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的复习。 发展时期 殷商时期 春秋 战国 秦 汉 隋唐 宋元明 明清 文化思想 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影响作用 天命神权 “敬德保民”思想 诸子蜂起、百家争鸣 促进统一的民族文化发展 独尊儒术 古代中华文化高度发展 产生宋明理学 近代西方文化传入 对早期中华文化产生深刻影响 形成古代中华文化思想的雏形 具有划时代意义 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进入气度恢弘的全盛时代 宋明理学对后期封建社会影响较大 中国传统文化面临冲击 【考点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1、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⑴中华文化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 ⑵源远流长的见证 -- 汉字与史书典籍 【考点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重要见证 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 ①为什么——近代中华文化经历了一个衰微的过程原因: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和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巨大冲击。 ②怎么办——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A.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B.弘扬中华文化,就是在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耕耘。我们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 C.创新角度(见教材P55) (3)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 【考点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考点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二。 ⑴独特性 -- 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重要见证 文学艺术 科学技术 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 总的来说,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⑵区域性 -- 方水土,一方文化 【考点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二。 ①成因: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②不同区域文化之问的关系: 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辨析: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因此各地区文化都是相同的 注意:中华文化是中国各地区、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但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考点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⑶民族性 -- 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考点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二。 中华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①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②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③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兄弟民族文化的相 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考点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3、中华文化的力量 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 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激励中国人民几千年来 克服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丰富生活的 强大精神力量,也是激励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创 造祖国美好明天的不竭力量之源! 类别 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区 别 侧重点 侧重于从动态上即从中华文化发展的轨迹上说明中华文化的特点 侧重于从静态上即从中华文化的内涵上说明中华文化的特征,表明中华文化内涵丰富、范围广阔 见证 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届一轮复习中国共产党执政选编.ppt
- 2016届《状元桥》物理一轮复习课件:11.2固体、液体与气体选编.ppt
- 2016审计准则-审计工作介绍-了解年报审计选编.ppt
- 2016届 政治生活 第三课 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选编.ppt
- 2016届《创新设计》高考地理大一轮总复习配套精讲课件:第1章行星地球-3地球与地球的运动特征选编.ppt
- 2016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政治试题选编.doc
- 第六章组织工作汇编.pptx
- 2016届上海市徐汇区高三一模物理试题及答案选编.doc
- 2016安全法律法培训专题选编.ppt
- 2016届上海市嘉定区高三一模历史试题及答案选编.doc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工业机器人技术(安装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软件技术(前端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安全运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车辆鉴定与评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石油炼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环境监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文档评论(0)